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计划性:幼儿重要的学习品质胥兴春 作者: 来源:《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4年第12期 胥兴春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儿童发展心理、学习与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参编多部教材专著;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最近看到一则名为“超市惊遇一母女,这才是教育”的帖子,其大意是讲一位妈妈带着4岁左右的女儿逛超市,孩子拿着准备好的购物清单购买了所需的物品;当孩子想要购买清单之外的商品时,妈妈说这超出了预算,而且也不在计划之列时,孩子平静地接受妈妈的意见。这里显示出家庭教育的诸多智慧,其中之一就是运用列清单的方法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和计划性。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一会儿说水彩笔不见了,一会儿玩具又找不着了;孩子的玩具物品到处堆放,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孩子做事一点都没有计划性和条理性。 计划是幼儿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事件安排与行为选择,计划包含了幼儿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具体思考。作为幼儿重要的学习品质,计划性能让幼儿做事更有条理,也能让他们未来的成长之路更加清晰。对幼儿来说,时间观念、做事的顺序、对事件难易程度的判断都会影响计划的制定和完成。从小培养幼儿的计划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幼儿游戏与学习的质量,更能培养他们未来良好的做事能力与习惯,做事的计划性是他们未来成功的重要保障。 许多父母也曾尝试通过让孩子安排自己的活动等方式培养其做事的计划意识和能力,但收效并不好,因此他们认为3、4岁的幼儿还很难形成做事的条理性与行为的计划性。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4岁之前是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时期,当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时,他们对外界的人、事、物的认识也慢慢地从混沌到清晰。如幼儿不让母亲抱其他的小孩,早上起床时一定要先穿衣服再穿裤子和袜子等,就是他们秩序感的表征。秩序感让幼儿对外部世界和自己的行为规律性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这时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并归类、安排自己的生活事件(如个人卫生、作息时间安排等)的先后顺序、对接下来的活动进行思考和计划。基于幼儿对秩序的敏感和自我中心的特点,他们很乐意自己做主做决定,这就是发展幼儿计划能力的良好契机。 做事没有规划、行为缺乏条理、时间观念不强等是幼儿早期的自然反应。3岁之前,幼儿做事通常缺乏计划性和预期性。一方面是因为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行为缺乏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难以预期和预见自己下一步的行为形成,即使有初步的想法也难以坚持完成。另一方面,父母在生活中的大包大揽也剥夺了幼儿发展计划意识与计划能力的机会。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难以坚持完成计划时,父母往往会主动代替孩子完成;有些父母甚至把孩子的每日生活细节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幼儿所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地执行,他们也就丧失了制定并执行计划的实践机会,当然也就难以发展出良好的计划能力。 培养孩子做事的计划性,一是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里物品摆放要整齐,父母做事要条理清晰,生活工作要有规划;二是对孩子提出具体而可行的计划。在幼儿早期,父母要给孩子提出要求,每日的生活安排,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等计划要具体而清晰;三是协助孩子制定活动计划。当孩子有自我决定的想法时,父母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其行为计划的可行性。四是督促孩子完成计划并形成自觉。由于幼儿的自控能力较差,父母要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并督促他们完成计划,以形成幼儿的自觉行为习惯。 计划性,让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之路更加清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ceab64e240c844768eaee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