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一)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他出身于一个逐渐落败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的成绩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此后却屡试不中。蒲松龄31~32岁时,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北归后,他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除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外,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被今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 (二)主要内容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以花妖狐媚的幻想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其内容大致有四类: 1.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这类故事在《聊斋志异》里为数最多,也是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的,如《婴宁》《青凤》《连琐》《连城》《鲁公女》等。此类故事情节大多为富有才情的书生或公子在打发孤独寂寞的读书生活过程中,偶遇由鬼怪狐妖幻化为的美貌女子。两人一见钟情后,由于各种原因又暂时分别,此后历经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些故事虽然在情节上大致相仿,但塑造的人物形象却各有千秋。婴宁天真无邪,青凤温柔羞涩,连琐才华出众……均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们一般都是鬼狐仙怪,却无妖鬼之气,而是“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在她们身上寄予了作者对于理想女性和理想爱情的向往。 2.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友情故事也是蒲松龄看重的一部分,如《叶生》《田七郎》《娇娜》《蛇人》等。这类故事无论在风格上还是内容上都各有不同。《叶生》在很多学者看来是一篇作者感怀身世的自况之作。同时,也讲述了叶生报答知遇之恩的故事。《田七郎》报的不是知己的知遇之恩,却是朋友的扶助之义。《娇娜》故事中尽管也有爱情故事,但是友情故事也是一条主线。这是一种有别于同性情谊又异于夫妻情爱的男女之间的友谊。 3.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这类故事虽然多写鬼怪狐妖,但实际上是借此来反映广阔的社会内容。它主要有两个方面:1.抨击朝廷腐败黑暗,豪强仗势欺人,民怨深重而不得伸,最后只能采取极端手段或是借助鬼狐仙怪的法力,或是以牺牲复仇者生命为代价,才使善恶得果报,如《梦狼》《红玉》《商三娘》等。《梦狼》则深刻揭示了当时官员冷酷凶残的虎狼本相。《红玉》讲述了一个叫红玉的孤女帮助自己爱人惩罚恶人的故事。《商三娘》则更为惨烈,是一个弱质女流为了复仇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故事。2.揭露科举弊端和科场腐败,也表达了科举失意的无奈和不平,如《司文郎》《贾奉雉》《王子安》《续黄粱》等。此类故事多以讽刺的手法来表现。《司文郎》《贾奉雉》均以戏谑的方式讽刺主考官的昏聩无能。而《王子安》《续黄粱》等则展露了屡试不第的读书人,连梦中都不得及第的可悲可怜,最后也许只能像《罗刹海市》中所说“显荣富贵,当于海市蜃楼中求之耳”。 4.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如《崂山道士》《画皮》《骂鸭》《雨钱》等。此类故事教育训诫的意味很浓,但是总体看来却不流于僵化的说教,而是寓庄于谐,发人深省。《崂山道士》嘲笑了一些人得了一点小利便贪得无厌,有恃无恐,变本加厉以致“触硬壁而颠蹶不止”的丑态。《画皮》则讽刺了因贪图美色而是非不明、忠奸不辨的愚人。 (三)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的思想,融入了他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是一部“孤愤”之作。多以狐鬼花妖为题材,作者赋予这些异类以人类的面貌、思想和情感,描摹世态人情,讽刺了社会黑暗,体现了浓郁的理想主义。 《聊斋志异》在刻画人物方面的成就很高,虽是短篇,但塑造人物栩栩如生,如婴宁的纯洁开朗、公孙九娘的婉约多情、众多酷吏豪强的残暴愚蠢等等,都各具面目、生动丰满。故事情节虽然没有长篇小说的铺叙,但也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聊斋志异》的语言采用文言,但毫不刻板,而是生动活泼、真切感人。 《聊斋志异》出现后,有许多仿作出现,如袁枚的《新齐谐》、长白浩歌子的《萤窗异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但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说,都不能与《聊斋志异》相抗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a84ab718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