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诺·瓦尔特:天才不为人知的那一面

时间:2022-10-28 02:10: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布鲁诺·瓦尔特:天才不为人知的那一面

作者:詹湛

来源:《音乐爱好者》2012年第07

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在五十年前去世了,他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最有影响力的指挥家之一。在1962217日去世前不久,他录下了立体声的唱片,可见瓦尔特的思路在同龄的指挥家中还是卓有远见的。奥托·克伦佩勒在六十多岁接受一次电视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与布鲁诺·瓦尔特在艺术上的区别:恕我冒昧,瓦尔特是个高尚道德者,而我是个不道德者这番话克伦佩勒是用结结巴巴的英语表述出来的,没有作出更详尽的解释,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克伦佩勒的话或许有点嘲弄瓦尔特的意思,在瓦尔特的指挥棒下,音乐是一种艺术,是人将自己从窘迫的存在中抽离出来,升华到更高层次的艺术,这可能是他所谓的道德。如果对应起瓦尔特在维也纳的一番发言就好理解多了,在那一段话中,瓦尔特着重提到了音乐中的道德力量。而对于克伦佩勒而言,音乐可能就是音乐,不是别的什么。瓦尔特更注重在音乐中表现人性及信仰的那一面。早在1925年,弗里德·魏斯曼(Frieder Weissmann)在讲指挥艺术的书里就说到了:音乐只有拥有了伦理的根基,才能被演释出来。”1939年末,瓦尔特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我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音乐与神灵之间的联系。

在一段时间里,瓦尔特也曾陷入过生活的危机中。众所周知,他曾被迫离开过故乡德国1933年)和有着亲密合作关系的奥地利城市维也纳(1938年)。瓦尔特原名布鲁诺·施莱辛格,是一位犹太会计员的孩子,1897年他在马勒和他妹妹的建议下把名字改成了瓦尔特,使得后来纳粹没有对他的犹太血统起疑。1939年,他的二女儿格雷特尔被她嫉妒心强烈的丈夫杀害,原因是她和男低音埃奇奥·平扎(Ezio Pinza)传出了绯闻。可以想象,瓦尔特看似平和宽厚的指挥风格之下埋藏着多少生活的波澜。

瓦尔特属于为数不多的那一类指挥家——一站到指挥台上就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权威感,无需他多说什么,乐手们一见到他那充满亲和力与温暖人性的表情,就会很自然地臣服于这种古典的平衡美感。对于他的追随者来说,他的名字代表了人道主义,仿佛是太阳神阿波罗的使者。但是,人们绝不会将他与技巧高超、充满戏剧感和酒神般的狂喜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乐评人好像更愿意称他是一个老派的、严谨的指挥家,完全想象不出一些张力十足的晚期录音会出自他的手笔。看来给指挥家标签化的倾向误导了我们许多人。

让我们看一看瓦尔特对古斯塔夫·马勒的敬仰,以及他毕生花在指挥马勒作品上的心血1960424日是瓦尔特的最后一场音乐会,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奏马勒的《大地之歌》,其中宽广博大的音乐气质是显而易见的。瓦尔特一生中与马勒最重要的会面应该是在1894年,十八岁的他在汉堡城市歌剧院获得了一个伴奏的职位,当时马勒正是总指挥。但事实也不可否认,瓦尔特并非将马勒的每一部交响曲都一视同仁地热情对待:比如第七可能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e7ac4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