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 摘 要: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现实但都高于现实。从借景抒情的角度讲,作者借用荷与月来抒情一定是有其安排,有其道理,有其深意的。可以说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关键词:文以载道 抒情 文以载情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其景物的绘画美和人境合一的感情美而成为散文的经典。在学习中我们不仅仅是拿来欣赏而且还作为散文的典范来学习。但总的来说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对作品的景物美和人物情感的欣赏与探讨上(当然这是最基本的)。很少有人对朱自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为什么要选荷与月的问题上进行思考。这个问题不是无中生有,因为”文以载道,文以载情”,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现实但都高于现实。从借景抒情的角度讲,作者借用荷与月来抒情一定是有其安排,有其道理,有其深意的。可以说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一、”荷”作者人格品质的写照。 古今爱荷、写荷、赞荷的人不在少数。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就这样描述和赞美”荷”:”荷,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甚至想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由此可见,人之爱荷,不仅爱其花美,更爱其所表现出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所说的君子品质,而这种品质也正好在朱自清身上有着很好的体现。朱自清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和目睹”三一八”惨案的感触,虽为小资产阶级的他却是”出淤泥而不染”,开始追求进步,痛恨黑暗的反动统治,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而”饿死不吃美国粮”的典故更是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真君子的真实体现。历经坎坷与曲折的朱自清坚持荷般的品质,终锻炼成为被毛泽东称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深受世人敬慕。由此我们可知,作者因爱荷才时时想着荷,因与荷有心灵的沟通,才写出如此的散文绝唱。由此,我们读其散文一定要在其写荷的意境中去感受一下朱自清荷般的品质。 二、”月”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月与荷一样,也是古今诗词文赋中较为常见的意象。总的来说”月”的意象寄托了人物对亲人相聚的渴望或对故乡的向往之情。如我们常见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而文中作者也表达惦念和向往江南之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到结尾的”忆江南”可知,作者之所以”颇不宁静”是由于惦记江南,而在这满月的夜晚更是勾起了他那浓浓的情思,以至于他不得不亲临荷塘去感受一番。然而,荷塘的月不是”举头望明月”中的”明月”,月色更不是月圆时的朗照,而是给人以朦胧感的淡淡的月光。然而,这正是作者所寻找的佳境,是与作者心境相合的。 提到作者的心境,《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的7月,因此我们读朱自清在1927年9月27日写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便会豁然。他在信中写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也正如作者在文中所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样,是大革命失败后,本是怀着满腔热情与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忧郁、苦闷与失望。然而有着荷般品质的朱自清虽没有追求到理想中的”明月”有些苦闷和失望,但并不颓废。并且还不停的寻找着满月,透过淡淡的月光追求着自由,美好的生活。因此,文中的月寄予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文中”淡淡的月色”也正是作者写作时恰到火侯的把握,也是作者真实的心里感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f34e39a6c30c2258019e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