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中的那些讲究 撰稿:李延勇 唐代以前的诗歌称为古诗或古体诗,唐代新出现的格律诗则叫做近体诗或今体诗。今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就在于格律的运用。相比于古体诗而言,今体诗有四大特点,即:字句固定,押韵,平仄有严格的定式,讲求对仗。 1、体诗又可以分为两类:绝句和律诗。绝句一般为四句,而律诗则为八句。绝句又分为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又分为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2、押韵 《说文解字》中说:韵,和也。可见,韵就是和谐的意思。押韵,又作压韵、谐韵,是一种诗文创作的修饰技巧,即将韵母互相谐音的文字放在诗文句尾,一是使诗文读起来顺口、悦耳,二是使诗文读起来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感。 律诗规定,第一、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要用同一个韵脚。第一句既可用韵,也可不用韵。一般的情况是,五言律诗第一句多数不用韵,七言律诗的第一句多数用韵。第一句不用韵时,最后一个字必须用仄声字。因为至少有四句押韵,所以律诗也被称为“四韵诗”。 3、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古汉语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绝句或律诗中,每一句的偶数字即第二、四、六个字称为节拍字。这个节拍字必须符合一定的平仄要求。同一句中,节拍字平仄要相错,即第二、四、六个字,要么是平仄平,要么是仄平仄,不能出现连平或连仄的情况。同一联之内,则要求平仄对立。即第一句的节拍字如果是平仄平,那么第二句的节拍字则必须是仄平仄,反之亦然。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和第七、八句之间,遵循相同的规则。 上下联之间,则要求平仄相粘。即第二句如果节拍字是平仄平,那么第三句的节拍字也必须是平仄平,反之亦然。第四、五句,第六、七句同理。 4、对仗 所谓对仗,就是两句中的词组结构和词性要求要相同,互相成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ee18d33a4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