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电阻的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让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教学难点】自行设计科学、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 【教具准备】(学生可2人或4人一组)干电池组(带盒)或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带灯座的小灯泡(或定值电阻)、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5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 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欧姆定律,并已能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样的题目. 例题1(多媒体展示)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同学们练习,教师请两个同学上讲台板书演算过程. 解:根据欧姆定律I=UU7.2V得R===18Ω. RI0.4A(此题目是上节课欧姆定律公式的巩固应用,并且有同类型的例题.教师对学生的演算可以不做过多的讲评,直接关注其变形公式R师 欧姆定律I=U.) IUU可变形为R,可不可以说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两端电RI压成正比,而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也就是说,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R就会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会越小? (学生通过对“电阻”一节的学习及课后探究已有所理解) 生: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的,和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电压多高,以及导体中是否有电流,电流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U,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IU理解,不存在R与U成正比,R与I成反比的关系,但是R可以作为电阻的I教师肯定同学的回答并强调:对于变形公式R计算式,由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来计算这段导体的电阻. 【进行新课】 知识点 用“伏安法”测电阻 (1)提出问题: 师 如果我们想知道某种灯泡的电阻是多大,该怎么办呢? (2)设计方案: 师 我们只要能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可得出灯泡的电阻值,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a.如何能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值?(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b.如何能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值? c.欲使灯泡连接在电路中,应该再加一些什么器材? d.要多测几次,观察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阻值是否相等,应怎样改变其电压值?接入什么器材好? 生:器材的选取: 如果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则电源用两节干电池就可以;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即可,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即可,滑动变阻器应该挑选最大电流超过0.5A的规格. 教师总结实验注意事项: ①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处,如果不在,还要注意先调零; ②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③如果使用的导线芯是多股细铜线,连接时要将其顺时针缠绕在接线柱上,这样拧接线柱时会越旋越紧. ④合上开关前,滑片应该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以防止电路中电流突然过大. ⑤读数时,眼睛正对刻度线,确保读数正确. 师 下面请大家根据刚才我们设计的思路,对照自己桌前的器材选择你所需的实验仪器,并设计实验报告.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实验探究报告”. 第*组实验探究报告(多媒体课件)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R[实验电路:] U. I [实验器材:] 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V.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ee80587d7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