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视域下社会公共道德体系的建构

时间:2023-01-12 08:23: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结构主义视域下社会公共道德体系的建构

作者:王春丽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34

社会公共道德体系,即关于诸多道德规范的总和。作为社会治理结构的公共道德体系,包括了主体体系、规范体系、实践体系等部分,与多种社会治理模式,共同促进社会有序发展。

关键词 公共道德体系 治理结构 道德实践 中图分类号:F042 文献标识码:A 1社会公共道德体系的语义阐述

道德,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人类产生的早期,人们在共同交往的过程中,为了解决社会生活的行为冲突、利益冲突,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公共规则,这些规则被人们所认可。这些规则便是公共道德雏形。正是因为有这些约定俗成的公共规则并得以有力执行,文明社会才会逐步形成,社会公共道德体系得以建构。

社会公共道德体系,就是关于社会公共道德诸多规范的总和。每一个约定俗成的办法都能够作为社会道德供大家遵守,因此社会公共道德体系是纷繁复杂的、不断发展的。在我国,社会公共道德体系的构建,更具备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特质和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的国情特点。社会主义社会公共道德体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关;二是中国历史传统形成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道德知识,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现的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文化精髓。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成为社会共同行为规范。

2结构主义的透视:作为社会治理结构的公共道德体系

结构(Structure),即事物内部各个部分的搭配和排列。西方学者布洛克曼认为结构就是一种关系的组合。而社会结构是一个动态结构,这种结构即是社会制度与人的关系,它们都是人们行动的的产物。从结构意义考察,社会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范畴上的结构,里面有着多重的排列组合要素;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社会结构的特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对社会结构有独特的见解,广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基本活动领域,包括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般状态,是对整体的社会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静态概括,是相对于社会变迁和社会过程而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还指出社会经济结构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于社会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具有决定性影响。

按照学者对社会结构的阐述,在社会治理层面,我们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结构体系。社会治理是一个大系统、大结构,具体包括了社会法律治理结构、社会道德治理结构、社会契约治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结构等等。社会法律治理结构属于上层建筑,由国家和政府制定,供全社会遵守;社会契约治理结构具有民间意义色彩,通过社会公众的约定俗成产生;而社会道德治理结构则是社会公共道德的集合体,即社会上存在的被普遍接受和公认的所有行为规范的总称,具有历史继承性、现实适应性等特点。因此,社会道德治理结构只是社会治理结构的一部分,社会公共道德的培育,当然需要政府法律、公共文化、社会价值系统等要素的支持。作为社会治理结构的公共道德体系,与法律体系、公共价值体系、社会契约体系相辅相成、共同作用,通过多种社会治理模式实现社会有序发展。

3结构意义下社会公共道德体系的建构 3.1社会道德主体体系

社会道德主体体系,即社会公共道德的组织者、执行者、监督者。社会公共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行动办法,需要社会主体落实。在社会道德主体体系当中,国家、政府、社会、公众都是重要的主体,都在社会道德的延续和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政府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道德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 3.2社会道德规范体系

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即社会公共道德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框架,它是社会公共道德的外在形态。在不同国家和社会,社会公共道德的规范体系是有差异的。而且在同一个国家内,由于道德和法律的转化,部分道德内容可能因为立法变成了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条文;部分法律条款也可能因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予以废止变成了具有非强制性的道德内容。在我国,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孕育了灿烂的社会道德文明,为世界公共道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正在广泛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也是社会公共道德的一种规范体现。当然,社会公共道德在一些基本内容上具有普适性:尊老爱幼、崇尚科学、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等等。 3.3社会道德实践体系

道德实践是道德形成、发展的基本前提。社会公共道德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得以传承。道德实践是加强社会公共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必然逻辑。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社会公共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使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自觉参与道德实践中陶冶情操、提升思想素质、培养道德情感,推动社会公共道德建设取得新进步。 参考文献

[1] [] A·R拉德克里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21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08.

[3] 耿步健,边和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关道德原则的争论及启示[J].理论界,20091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f5bbbe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