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短教之我思 如何长文短教,减负增效呢?“短教”不是少教,更不是不教,而是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更好地发挥课堂40分钟的效率。那么,就要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学期末,作为“长文短教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的我,要上一节研究课——《梅花魂》。这篇课文,满满六页纸,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文生动感人,情真意切。 这篇回忆录,以倒叙的手法给孩子们勾画出了一位远在异乡的老华侨也就是“我”的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那份深情。梅花身上秉承的坚强、气节正是老华侨的化身,也是老华侨眷念故土的寄托。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以梅花魂喻国人之气节。透过“我”的记忆,追溯了“我”、外祖父关于梅花发生的五件事,即:常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帕;最后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篇幅长,含义深,要想在一节课里完成教学任务,确实让我费了一番脑筋。语文课本身的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教会学生说话、表达、书写…还要让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任务多。遇到长文,信息量大,如果我想在课堂上面面俱到,那将一点也不到,那只会是学生和老师又一次漂流式的学习,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不下半点印象。经过和学校课题组的老师共同研讨。我们确定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抓住重难点,大胆取舍的教学思路。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我根据教材内容、单元训练重点及新课标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相连的特点。(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念祖国的情感。(3)情感目标:了解梅花的品格,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 然后,我谨记一定要抓住值得训练的重难点。从以学懂一篇课文为目标转变为进行某项语文能力训练为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以前总认为阅读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读懂一篇课文,以讲解课文为目标面面俱到地教学,一课接一课,许多教学内容多次重复,所不同的仅仅是课文的思想内容。所以,要想提高教学效率。确定语文能力训练目标是改革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除了大家共知的注意整体性(思想感情、知识、能力等整体目标)、层次性(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目标的准确和集中。“准确”的依据是教学大纲中小学阶段的总目标和学年目标。“集中”就是在课文中选定几个语文能力训练点,即选几个供学生训练用的“例子”。在这样的指导思想 的前提下,我是这样做的; 一、根据学生能在预习中完成的任务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提前完成,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我布置了两个任务:1、预习生字词,读通课文。2、概括文章写了几件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课堂教学环节尽量简化。分成预习反馈、理清文章脉络、直奔重点、突破难点、总结学法几个部分。 第一环节:预习反馈,理清文章脉络。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开课释题,针对课题质疑后,就直接听写,检查生字词掌握,并讲解几个易错的生字。然后就理清课文讲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五件事情以及对祖国的眷念,教师相机板书。知其然后,就是要知其所以然了,作者是怎样通过事情刻画人物形象,并表达思想感情的呢? 第二环节: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各小组选代表将集中了组员智慧的见解发表出来,其他组员可以适时补充,别的小组可以发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对其中问题加以点拨,如:作者小时候,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她唐诗宋词?外祖父为什么让“我”摆弄古玩。而墨梅图却碰都不让碰?老人为什么把心爱的图画送给外孙女呢?……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第三环节:直奔重点感悟领会。 重点读“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总要有梅花的禀性才好”这段话,想想这句话讲了几层意思,进一步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和通过梅花寄托的爱国之情,并从中领会课题“梅花魂”的含义。 新课标明确指出: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篇课文感情充沛,文辞优美,尤其适合于学生诵读,在体会到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之后。让学生带着这位老人未了的遗憾反复诵读;在理解课文思考问题时,学生可默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体会老华侨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时,让学生表情朗读;特别是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一段话(这梅花……总要有梅花的禀性才好)这两节内容,意思含蓄,感情深刻,最能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蕴含的感情。因此,要做为朗读重点,通过小声读、细体会、诵读表感情等多种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充分体现阅读课文的特点。 第四环节:拓展引申,突破难点。 为使学生旁征博引,学以致用,联系王安石的《梅花》诗和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词,帮助学生体味梅花傲雪的精神,加深学生的感受,并结合所学,举例说说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高洁气节的人,比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怒发冲冠凭栏处”的岳飞等。让学生产生赞扬并学习这种品格的动机和愿望,也使学生明白外祖父爱梅花即是爱祖国这一思想感情。 第五环节: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出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学生读后,让他们说出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学生也许只能说出“联系紧密”之类的笼统感受,教师可进一步指出: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首尾连贯,前后呼应,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板书 在板书设计中。所有的内容都在于揭示梅花魂之所在,不论是花还是爱国的老人,他们的身上都蕴藏着属于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也是我和学生们要去体验和追寻的目标。 梅花魂 精神 吟诗(流泪) 护图(生气)眷恋伤怀(流泪) 热爱 送图(郑重) 赠绢(流泪) 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一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成为了一次师生共同遨游于语文海洋的快乐旅程! 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备课,科学备课,这就是做到“长文短教,减负增效”的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f726c27a6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