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情,一束光——我的支教生活随笔 一份情叫温暖 福州师范大学环境院的郑老师给我打来电话,说是要资助我们东街头小学4位家庭贫困的孩子。对于刚来支教的我一时提供不了孩子名单,我说等我了解了解再答复,于是就有了我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 “孩子们,杨老师初来乍到,除了认识你们这些一张张晒得有点黑的脸蛋,还想多了解了解你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大家都说说吧!” 一片沉寂,一双双眼睛忽然躲闪起来。 终于,身为班长的周晓凡在责任感的驱使下蹭的一下站起来:“我家里现在是奶奶做饭给我和弟弟吃,爸爸妈妈因家里欠债出去打工了。” 接下来,几个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又陷入僵局。我改变了自我介绍的方法,改为互相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同学的家庭情况。是人的天性吗?孩子们说自己总是难以启齿,说起别人时,话匣子就打开了。 李芳芳指着六年级的林天海和四年级的雷远团对我说:“老师,他们俩是兄弟。” 我很诧异:“那怎么一个姓林,一个姓雷,分别跟爸爸和妈妈姓吗?” 李芳芳又看了看兄弟俩,似乎得到默许才敢发言:“老师,他们是重组家庭。” 那一刻,我怔住了…… “老师,他们家里很穷。林天海的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雷远团的爸爸带着雷远团到林天海家里。他们的爸爸妈妈靠采茶和去山里采草药卖得来的一点钱生活。现在,雷远团的爸爸又生病了,干不了重活。” 看看他们兄弟二人枯黄的头发,耳后黑黑厚厚的污垢,破旧的衣服,我眼眶不禁湿润了。通过迷糊的双眼,我看到咱复式班里13个孩子都齐刷刷地看着我,眼里都泛着晶莹的泪光。 “老师,周丽娜家里也很穷。她妈妈一生下她就出走了,没回来过,爸爸有病干不了重活,奶奶眼睛看不见了,但还摸着黑给她和爸爸做饭。还有,我比她长得快,我不能穿的衣服还送给她穿呢!”又一哽咽的声音响起。 “老师,我家里还可以,爸爸会给村里的人修……电器。”兰成涛虽泣不成声,但却举起右手,捏紧食指和拇指很认真地说明,“有……那么……一点钱。” “你家有点钱,那你还哭什么呀?”那一瞬,看着他那滑稽样儿,我脱口而出。 话音刚落,孩子们破涕为笑了。 兰成涛并没有回答我。是的,孩子也回答不出“自己家里有点钱,还哭什么呢?”倒是问话的我觉得自己好肤浅,还去质疑孩子的哭吗? 之前有些许的情绪:那么多孩子都能去镇上上学了,怎么还有20多人留下来。这么偏僻,路途遥远的小山村,还要老师来回奔波支教,为着自己的辛苦而抱怨。后来静下心来想,为什么这些孩子留了下来,不可能不向往条件好的镇上的学校呀?走不了的孩子肯定有走不了的理由,现在恍然大悟了,为着误解这般孩子真是自惭形秽啊!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敏感、柔软的小精灵,他们用泪水诉说着自己的辛苦、委屈、真实、感动……孩子们用清澈的眼睛和幼小的心灵共同诠释着一份情,叫“温暖”,现在的一寸温暖,就是今后的一丈阳光。愿这份情温暖自己,温暖他人,温暖整个世界。 一束光来照亮 一间教室,两张黑板,寥寥几张课桌。这边是一年级,那边是四年级,还有六年级,你来上上半节,下半节我来接,还有一个忙碌穿梭的老师身影,这就是复式班。 复式班于我又是多么遥远而亲切的记忆。三十多年前,我也曾在老家小山村里的复式班上了3年学。和孩子们在一起的这段日子里,勾起了许多童年回忆:为没能戴上红领巾而嚎啕大哭,为和奶奶割猪菜而逃学,众人拾柴帮老师生火……但来到这里支教不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有使命的。我要给予山里的孩子什么呢?这是我常常思考的:我们虽生在贫瘠的地方,但也有望眼欲穿外面世界的渴求。顿悟,自己就是复式班里杀出的一匹黑马,活教材呀!于是就有了关于理想的主题班会: “我长大后要当医生,这样就可以治好奶奶的眼睛和爸爸的病了。” “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厨师,跟咱们村办喜事请来的师傅不同,要当能上电视参赛的英俊帅气的美男厨师。” “我长大后要当服装设计师,将来有一天,我自己设计衣服自己穿,穿得和城里人一样美。”…… 我自豪地对孩子们说:“看,我,曾和你们一样是山里的孩子,也在复式班里一个老师教着。如今,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当上了老师。孩子们,记住,我们文化基础课跟镇上县里的孩子比是有差距的,但别忘了老师教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啪啪啪……”孩子们拍红了双掌,绽开了笑容。 我并不自诩是那个熊熊火种,但求是一束微弱之光,能照亮这里的孩子。同时也期待着我们这些野百合梦想的绽放。孩子,今后的生活无论是池塘一口还是江河万里,在于你能激起多大的涟漪。不求美过赫本,富过盖茨,但求自己尽情绽放。我,在讲台站完一生,也会婷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f84634124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