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寒春风曲鉴赏 《寒春风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创作的二胡独奏曲,曲子通过对初春寒风的描绘,表达了被压迫者的沉重哀叹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下面就跟随 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阿炳《寒春风曲》乐曲鉴赏的相关内容吧! 阿炳《寒春风曲》的乐曲鉴赏 此曲为《二泉映月》的姊妹篇,旋律刚劲明朗,色彩多变,全曲为单一的变奏曲式,由三个基本乐句组成,为四四拍子共一百小节四百拍。第一乐句力度强大激昂,表现了对美好前景的强烈追求;第二乐句旋律急速下降,表达了阿炳内心的不平静;第三乐句利用滑音奏法模拟初春季节刮起的阵阵刺骨寒风,表露了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所遇到的坎坷困苦。从曲名看是描写春天所吹的寒风,而乐曲本身让人感受到的是被压迫的沉重哀叹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全曲四百拍,其中约有一百拍的旋律与《二泉映月》基本相同,演奏手法也相近,但曲调较多地在明亮音区进行,更为活泼流畅,舒展宽广,使听者感觉到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跟《二泉映月》剧烈苍劲、催人泪下的曲调乐声相比较,《寒春风曲》显得更为柔和,其曲调的线条十分舒缓,带给人的是一种清晰的伤逝和哀婉。聆听此曲就如同沉浸在一种被寒气裹住的幽梦之中,冷瑟但清醒。那些难以遏止的悲愤在这里已经被消解掉,对生活的绝望也已经沉入悲伤的湖底,1 唯有如寒风般的伤痛还萦绕在空中,如无奈的失眠,床头左右翻转,倾听着堂屋里隐约隐约的哀鸣声。 阿炳《寒春风曲》的乐曲简介 《寒春风曲》,二胡独奏曲,阿炳编曲。此曲通过对初春寒风的描绘,表现了阿炳苦难坎坷抗争的一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阿炳自己说此曲是道家失传了的《梵音》曲调,而根据中国音乐教育家杨荫浏研究的结果是阿炳自己的作品。此曲有阿炳于1950年夏演奏的钢丝录音。 阿炳《寒春风曲》的作者简介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正一派道士。曾一度沦为街头流浪艺人,饱受苦难,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奏了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其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情真意切,感动人心,充满艺术的生命力。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 阿炳的一生如戏剧般充满情节的跌宕。据说他生平唯一留存下来的影像,只有一张日伪统治无锡时期“良民证”上的标准照。相片里那个带着盲人眼镜,形容枯瘦的中年人,在一顶破毡帽下面的面孔,透着生活的艰难和沧桑。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正是成就他那些动人心魄乐曲的缘由。这个华清和的私生子,生来就被剥夺了家庭慈爱的权利。当他的生母无奈地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抵抗世俗的歧视,这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fa0502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