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几点反思(一)

时间:2022-05-04 17:22: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几点反思()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问题;反思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总体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基础研究薄弱、应用效益偏低和推广转化欠缺等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切实加以改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体育总局加强体育社会科学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和投人,体育学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以来,我国体育社会科学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不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和研究队伍,建设了16个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而且每年的科研立项、成果发表、经费保障等均达到历史新高。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的意见》先后下发,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开始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肩负新的历史任务。值此与时俱进之际,我们既需要展望未来,也需要总结过去,既要看到成绩,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进行必要的反思。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思路才能更为清晰,队伍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发展基础才能更为坚实,科研成果才能更有质量,更有价值。 依本人一孔之见,仅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工作做以下四点反思。 一、高指标下的成果数.激增,但质,参差不齐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浪潮激荡着科教界,在各种不同的利益目标驱使下,科研成果的需求激增。其原因在于:学校研究机构排名中科研权重系数的提高;学位点审定中立项、论文、获奖数量的比较;学科升级、学科评定中科研量化指标的要求;教师职称晋升、业绩达标的硬性规定;研究生毕业、学位授予的达标限制;各级、各类先进优秀评比奖励的诱惑。由此导致高等学校、体育院系、研究所(),乃至每位教师、每个研究人员都产生了对科研立项和论文发表的强烈要求。试想,每个学校要求每个硕士在学期间都要至少发表12篇论文,每个教师每年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2篇论文,有的地方还规定,评教授至少在体育权威期刊《体育科学》上发表过1篇论文。试问,全国体育期刊每年的容量有多少?科研立项更为紧缺。全国体育类省部级以上立项每年不过百余项。每个重点学科、每个硕士点、博士点申报,每个教授的评审,都必须要有省部级以上课题的要求。供需矛盾何其尖锐! 因此,在高指标和强压力下造成不少人文风的倾斜和学术价值的颠倒,不少教师、不少单位,急功近利,蜂拥而上,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盲目增加数量,不择手段地上项目、发论文,由此引起学风的浮燥。如国外文献的照搬,网上资料的拼凑,他人观点的放大,旧有论文的翻新,非体育论文的改造……以至于出现抄袭、剿窃等等。

通过估算可以发现,中国约50余种体育科技期刊,每种期刊每年以发表200篇论文计,全国每年共发表体育论文多达1万余篇。可谓是世界体育论文的第一生产大国。然而,真正能够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发挥一定社会效益的又有多少呢?奥运会科学大会,我国每届人选论文数十篇,但是,能够口头发言的不到1/5,做主题发言的更是寥若晨星,有影响的力作几乎没有。 因此建议,加强成果总量和质量的宏观调控,在科研立项中,设立重点项目,甚至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投入,扶持优秀成果研究。而对一般课题,一方面要控制总量,保证同一课题级别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要严格课题过程监督,从开题立项、期中检查,到结项验收,都要严格把关,确保成果达到预期的标准。学术期刊,也要维护尊严,不擅自扩大刊载文稿容量,特别要控制增刊、特刊、专刊的出版,使稿件达到相应的水准。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更应如此。二、浮躁学风流行,基础理论建设相当薄弱

基础研究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有的也需要深厚的功底和较大的投人。有些重要问题,必须通过跨院校、跨地区的合作攻关才能完成。然而,近年来,受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了贪多求快的浮躁学风。一方面,许多研究者追求立竿见影,对难度较大的基本理论研究存有畏难心理,惟恐费力不讨好,投人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有


一定实力者多数个体单干,缺乏团队意识,合作攻关研究很少。现行的管理体制,特别强调单位所有制,立项、评奖、学科评定、成果核算,均以学校为单位,甚至以系、部、院、所为单位。因而加剧了科研的封闭性,降低了成果的研究水平。

对已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剖析可见,就事论事的调查、对现象的罗列、对比、分析较多;按课题指南临时组织队伍,计划式、任务式研究较多;对现实发生的重要事件跟随的研讨较多。如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奥运会问题研究立刻风行,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从电视转播权,到志愿者服务,林林总总,无所不为。诚然,科研是需要敏锐的眼光和面对实际问题,但是,研究基础是前提,没有扎实的知识积累,没有连续稳定的研究方向作支撑,研究成果必定是游击式、发散式和隔靴搔痒型的。应当看到,我们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历史很短。严格讲是改革开放以后才由体育理论衍生发展出来的学科门类,得到学界的认可尚不到10年的时间。因此,理论基础相当薄弱,学科基本建设任务繁重。然而,我们绝大多数的研究者所忙于的是为体育社科大厦的高、精、尖而增砖添瓦,很少有人长年默默地为其奠定基石,打牢基础。

试想,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原理体育学概论等重要学科,至今还没有一个令大家公认、并为之钻研的理论框架。体育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也就是说,体育社会科学包括哪些学科,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界定。体育发展战略,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着手进行研究,至今已有20多年,但是,现今仍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体育发展战略理论,甚至什么是体育发展战略?体育发展战略包括哪些内容?人们也一时说不清。体育社会科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含混不清,普及不够。不少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和研究生,对体育与运动,体质与体能、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素质教育与身体素质,体育社会学与社会体育学,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异同也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可见,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普及教育巫待加强。 建议在一定时期内,将体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专题立项,高水平人员可相对集中,研究周期可适当放宽,经费可适当增加,以保证成果的质量。各类期刊也应当开辟基础理论研究的专门栏目,举行笔会,定期就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的讨论。 三、应用研究成果虽多.但是可操作性、实用性较差

多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为体育发展服务的引导,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许多应用性成果在实践中却难以应用。概括起来,普遍存在着以下四种倾向: 一是平淡、乏味,无创新。许多对策建议还是熟话常说,老生常谈,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改革体制、增加投人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60243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