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

时间:2022-05-05 22:37: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这个命题是和张燥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是一脉相承的。

(一)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首先强调画家要对自然山水作直接的审美观照……只有直接的观照,才能发现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所谓“山水之意度”就是山水的审美形象,也就是审美的自然。

(二)强调画家要有一个审美的心胸(林泉之心)……没有审美心胸,就没有不可能实现审美的观照,即便是直接面对自然山水,也仍然不可能发现审美的自然……

(三)要求画家对自然山水作多角度的观照。所谓“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画家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不同,山水所显示的的审美形象也就不同。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画家必须对自然山水作多角度的观照:近看,远看,正面看,侧面看,反面看,朝看,暮看,阴天看,晴天看,春夏看,秋冬看。在这多角度中,郭熙最看重的是远望。近看可以把握山水的特点,只有远望才可以把握山水的气势,从而创造高远、深远、平远的山水画的意境。

(四)还要求画家对山水的审美观照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郭熙认为,只有“饱游饫看”,审美观照只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夺其造化”,创造出“磊磊落落,杳杳漠漠”的审美意象来。

在郭熙看来,山水画家创造是审美意象应该达到四条要求,而这四条要求每一条要求都不能离开“饱游饫看”:

第一, 水画的意象应该把自然山水的“奇崛神秀” 充分表现出来。只有“饱游饫看”,审美观照

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真正发现和领略山水的“奇崛神秀”,“穷其要妙”,从而

使神奇的山水“历历罗列于胸中”。

第二, 山水画的意象应该是自然山水的提炼和概括。“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

秀?“一概画之,版图何异?”


第三, 山水画的意象应该具有“浑然相应”、“宛然自足”的整体性。

第四, 山水画的意象应该是“意”和“象”的契合,应该包含有“景外意”、“意外妙”,从而引发观

画者的无限情思。郭熙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

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山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ba2eac7d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