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文

时间:2022-05-05 22:36: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质疑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文



五十七中 孟玮华

体现新《语文课程标准》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作为一本集听、说、读、写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不论在编写的体例,选文的时效性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了一学期后,感触颇多,不吝浅陋,特对教材中选文作一番分析。

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可以鉴别出四种类型,“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定篇,指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篇目。语文课程要有一个基本教材,由教育部组织全国最有权威的学者来编,选的篇目必须是适宜中学生读的、众所公认的名篇,后固定下来,十年八年不变,这样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念书,一提起那些文章,大家都读过,使全国的青少年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语文水平。“定篇”的功能便是彻底、清晰、明确的领会作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中第二单元有五篇选文,其中《荷塘月色》被定为定篇。方面原因是它是名家名著,另一方面原因是它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说只要是上过中学的中国人都学过这篇文章。对选文的阐释,对选文类型的把握,乃至编撰水准,关键在教材的练习题设计。那么,教材是如何处理这篇文章的呢?

课后练习

讨论:对于本文中的“我”,应该怎样认识?下面两种看法供参考。

1、作者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当时社会现实,思想是矛盾复杂的。反映在这篇课文中,既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

2、作者在课文中自塑的形象,是一个平凡的丈夫和拘谨的教师。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心地温厚,个性平和,处事谨慎,有所追求又“放不开”

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填写表格,并回答问题。

本体 叶子 白花 清香 月光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光和影 树色 灯光

喻体

完整句子



相似点





1、其中有两个比喻,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和影的组合、明和暗的组合、明和暗的变化。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2、对这些比喻,一般人认为自然优美,有表现力。也有人认为,取材狭窄,阴柔、浮泛,过于直露,缺少想象力。你的看法呢?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括号里的词作比较,说明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1、曲曲折折(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互相连接)的叶子。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已经盛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含苞欲放)的……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5、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远近高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背诵课文第4至第6段。

显然,本课的练习题,编撰者并不将《荷塘月色》当成“定篇”,也就是说,所设计的学习重心没有放在“彻底、清晰、明确的领会”课文本身。练习一的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了解作品与作者的个性、人格及所处时代,社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背景材料和作者介绍,反而让学生对作者是个怎样的人都产生了困惑。“进步知识分子”和“平凡丈夫”“拘谨教师”很难从一篇文章中同时感受到吧。要想达到目的,必须配附录。附录应包括叶圣陶的《我所知道的佩弦》或类似的对朱自清一生的评价的文章。让学生对朱自清先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印象,再附朱自清自己作品中对当时心态的描摹的片段文字。让学生对朱自清写本文的创作心态有所了解。在此起初上再设题。比如可设为:

①通读全文;

②联系作者介绍及背景材料;

③你以为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a.冲淡悠闲 b.昂然向上 c.心绪不宁,欲排遣而终不可得。

这样题的效度还高些。

此外,本单元是散文单元,而《荷塘月色》是此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因此在练习题中有必要对散文的理解要点出题。从上初中时,学生就知道散文的阅读要抓住“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在高中阶段,学生就应学会理解散文的作者是如何让“形散”的文章为主题服务的。换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应该学会理解散文作者的写法。如何设题成为“有的人认为文章第79自然段写《采莲赋》和《西洲曲》是游离于主题之外,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练习三的鉴赏语言目的是在比较中看出作者语言的优点。这道题目的应该是基本达到了。可以再补充让学生在这几道题基础上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练习二的设计目的则让人看不太懂,是让学生掌握本课特殊的比喻:通感和博喻,还是让学生欣赏作者用喻的恰当。好像都不是。这道题既没有给出“博喻”和“通感”的概念,又对比喻的使用发出了置疑。看来,出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到文中有众多的比喻句,仅仅是注意而已。这道题完全可以只抓“通感”的两个句子。先介绍“通感”的概念,再把这两个句子改为一般的比喻句,让学生在比较中品味使用“通感”的妙处。最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用“通感”的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这样目的应该更明确。

此外,本课的练习题缺少拓展训练,可以与其他写景散文进行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同名散文。还可以让学生以别的文学形式改写本文。比如可以把本文(或其中一段)改为诗歌等等。

总体来说,教材中涉及的四道题,理路混杂,没有能够让学生达到彻底、清晰、明确的领会课文的目的。对这种出题方式,对这种选文的处置策略和技术,必须重新审视

“定篇”如此,那么“例文”和“样本”呢?

“例文”是为相对外在于它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服务的,成篇的“例文”,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具,它结合知识的学习添补近经验的感知。而中选的这一篇“例文”,用的其实也并不是整篇的“文”,多数情况下,派用场的只是诗文或诗文读写的某一侧面的某一点或某几点。但在一本特定的教材一篇特定的“例文”,比如朱子清的《背影》,要么只做“随笔”例,要么只做“抒情”例,要么只做“叙述”例,要么只做“第一人称的立脚点”例等等,一般情况下,语文教材不太可能对上


述的种种方面兼而顾之,也不必要对“例文”的字、词、句、篇、语、修、逻、常面面俱到。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点的点来作为例子,这就是“例文”的实质。

“例文”的功能和功能发挥的方式,从教材编撰的角度,可以看出以下几个要点:⑴知识统帅选文,选文则主要起知识的例证作用;⑵例文只用“文”的某个部分或某些点的某些方面;⑶为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需要集中使用相当数量的例文;⑷讲知识与读文选往往穿插进行;⑸相关的数项知识纵横联络,形成群体,以防造成知识的孤立和割裂;⑹教材设计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知识学习,体现出知识学习这一宗旨。

“样本”说,在我国是由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居于“样本”身份的“选文”教学,在目标取向上,要求向主张“过程模式”的斯腾豪斯所提出的“生成性目标”靠拢,要求与艾斯纳提出的“表现性目标”有某种贯通,事实上,叶圣陶所一直大力标举的,就是“尝试的宗旨”。显然,“样本”身份的“选文”有自己独特的功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发挥方式,因而也要求教材的处置上,采用与“定篇”、与“例文”不同的方式。

1、将通过教材展现的课程内容,设计为全开放的。 2、将由教材控制的课程内容,设计为候选式的。 3、将由教材所展示的课程内容,设计为演示式的。

4、将教材所展示的课程内容,设计为提示式的,大致相当于以问题方式提示的“阅读思路”

5、将教材所展示的课程内容,设计为搀扶式的。 如果说“定篇”的选文要求是经典、“例文”的选文要求是足以例证知识,那么“样本”的选文要求就是典型——它必须是从学生现在在读或将来要读的现实情景中的真实取样。

以同单元的《我与地坛》为例,作为一篇第一次被选入教材的文本,《我与地坛》肯定不算是“定篇”。它是被看作“例文”,还是“样本”呢?还是从练习题入手。教材中的练习题如下:

练习

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地坛,使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废自伤的阴影。诵读第一节,说说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新的理解。

诵读第二节,说说母亲给了作者哪些生存的启发? 下边是本文和有些当代作品中的一些语句,它们不符合一般的语言习惯。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评价?

在没有任何助读系统的前提下,学生单凭读文简直无法回答练习一和练习二。显然不能算作“样本”,而练习三又让学生比较课外作品与课文的语言,但没有相关知识的引导,也不算是“例文”。这样长而晦涩的文章,学生读起来既没有搀扶式的理解帮助,也没有从中学到了文学知识。看来,本文只是被当作一篇课外读物,读读而已。

综上所述,仅以第二单元教材为例,就能看出教材对选文的处置仍处于“定篇”低档,“例文”失当,“样本”不当的情况下,也就仍需有识之士深入教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b809e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