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人物分析 —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 人物形象的丰满源自于其本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在《巴黎圣母院》一书中,相较于卡西莫多和艾丝美拉达体现出的人性中的真善美的一面,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身上的两面性更加令我好奇。 看过《巴黎圣母院》的人,都只会记得克洛德的“恶”,却没有人记得他“善”的一面。其实克洛德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为满足自己的欲念不择手段:他出于淫欲指使卡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他出于嫉妒刺伤弗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他因得不到爱丝梅拉达的爱情而将她置于死地。另一方面,他又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长久的禁欲扭曲了他的灵魂。他越是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人间的欢乐,便越是仇恨世人,仇视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此处我便感到一个人的区区萤火之光却怎敢与日月同辉。 克洛德从小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忱,当学校大门刚刚打开时首先喘息着跑进来的便是他,虽然命运决定他将要成为一个牧师,但他对各种知识都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加以学习。当学完了神学课程和宗教法典之后,“他又致力于医学和高等文艺,他研究草药和膏药的学科,所以他精于治疗寒热病,跌打损伤和疮毒等等。“有人夸他是内科医生,有人夸他是外科医生。”“他经过了成为文学士、教师和博士的各种阶段。他也学了各种文字: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莱文——这三所圣殿在那时是很少人踏进去的。他用一种真正的狂热去获得和贮蓄这些学问”。因此,作者不无称赞地说:“对于这个青年,生命仿佛只有一个目标:学习。”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克洛德形象一定程度地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学者的基本特征:对知识的渴求,并且使他们成为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不仅如此,克洛德还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年轻时起他就涉足于人类学问的各个领域,潜心研究各门科学,“去为他的难以满足求知欲寻觅食粮。”作为一个神职人员,克洛德的这些举动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究其原因也并不奇怪。尽管长期以来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基督教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但事实上,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基督教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通常只注重科学精神与宗教信仰的矛盾和冲突,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共同特征和内在关系,即科学和宗教都对自然和生命的奥秘怀有极大兴趣。 在克洛德的少年时期,他具有着单纯善良的本性,和一般人所没有的毅力与坚持。他重视家庭,这点可以从他对待弟弟的态度上看出。而且,他还收养了外表丑陋的卡西莫多,也许有人说,他这只是一种伪善的行为,但我却认为他的这一行为完全是出自纯粹的善良。两个男孩儿唤醒了他压抑多年的人性,他发现人除了学习,还需要感情,他意识到“没有温情,没有爱的生命,就像一个干燥的车轮,转动时格轧格轧的乱响”。于是,他的第二重性格——渴望爱情,便不期而遇的产生了。 36岁以前,克洛德把他所有的精力全部投注于科学和抚养两个孩子方面上了,那么克洛德又是怎样由一个谦恭善良的青年变成一个令人憎恶的恶魔呢?这是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的。在没有见到艾斯梅拉尔达之前,神在克洛德的意志之战里占有上风,可当美丽活泼的艾斯梅拉尔达第一次出现在克洛德的面前时,神性与人性砰然相遇“如同雷击一般”。他看着这个16岁的吉卜赛女郎在跳舞,眼睛里闪动着一种奇异的青春、一种狂热的生命、一种深沉的热情,艾斯梅拉尔达唤起了他长期被压抑的人性。 起先,克洛德是很想压抑这种感情的,所以他千方百计的想把艾斯梅拉尔达赶出自己的视线范围。然而,克洛德对艾斯梅拉尔达的爱是无可救药的,一发不可收拾的,当他发现他的肉体不再安分,他的超我正在崩溃,这是灵魂的堕落,他感到恐惧,他想要挽救超我,于是便像上帝不断的祈祷,不断的忏悔,但是本我的力量实在是势不可挡,自我疲于奔命,他的灵魂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不能自拔。他的被异化的感情和被扭曲的灵魂开始发挥作用,在对美的追求的同时也开始了对美的毁灭的旅程,尽管克洛德意识到他不可能得到艾斯梅拉尔达的爱,但是作为一个自然人与与生俱来的情欲又使得他时刻不能放弃这个念头,即使是在密室里钻研炼金术时也无法排除。 后来,他坠入了“得到”的深渊无法自拔,从而走向 “既然无法得到,那么就毁了她” 的偏执。在这其中,宗教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在人性与宗教间挣扎纠缠,直至痛苦不堪。克洛德性格的突变,就像一束阳光,极其神奇的照耀出他性格的丰富内涵和可怕深度。克洛德制造了艾斯梅拉尔达的悲剧,也制造了自己的悲剧。他的悲剧并不是一个僧侣不该违反教规爱恋一个女人,而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这并不是那个男人的错,错就错在“爱一个女人!而自己却是……一个被人憎恨的牧师”。克洛德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受害者,也是一个害人者,是一个害人害己的形象,而这罪恶的根源都来自于他身后的那座巴黎圣母院。所以说,克洛德才是《巴黎圣母院》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 如果说,艾丝美拉达和卡西莫多的悲剧是把美好撕碎给人看,那么,克洛德的悲剧就是把美好变为丑恶给人看,不仅让人悲伤,更让人为他惋惜,也让人更加痛恨那个丑陋的社会,正是因为它,美好才被扼杀。克洛德不仅作为“丑”的一面以反衬出卡西莫多和艾丝美拉达的“美”,他也反映出宗教对于人性的压制,显示了人的真实性与复杂性。在我看来,他是本书中最为生动和真实的人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1a6fe8504a1b0717fd5dd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