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提纲 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陈钢 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陈钢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理事、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他曾出访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香港、日本、台湾等并被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音乐名人录”等十八项世界名人录,并获“国际文化荣誉证书”。另著有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只耳朵听音乐》等。 何占豪 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在近几十年时,他几乎每年创作一部大型作品,在民族音乐语言的创新,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提高,民乐表现幅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同时,他还为世界乐坛培养和推荐了一大批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的年轻艺术家。实为“学贯中西、推陈出新、奖学后进”的中国音乐大师。 时代背景 《梁祝》的创作时间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新中国成立不久的时期。经过八年抗战与五年的内战,中华民族正处在百废待兴的重要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建设还是文化生活建设,均迫切需要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方针政策。全国人民各行各业都奋力拼搏,每一个中国人都把自己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当中。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奇迹!无论哪个朝代的中国人民,都是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求生存的。因此,从未能在劳动中体现自我的价值。而在中国历史上的音乐创作当中,大部分作品是为统治阶级来服务的,供其在日常生活中消遣、娱乐来使用。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制约下,音乐家作为创作的主题,只能被动地接受统治阶级的命令,不能按照自身的愿望、思想和认识来进行创作。所以这样一来,这个时代的音乐作品虽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但真正能够反映人民生活和人民思想的作品却没有出现。这时,虽然在民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间音乐艺人,但由于经济条件和政策法规的限制,他们的音乐也很难得到较好的保留和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使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领导社会的发展。文化、音乐的创作与生活是迫切要为人民来进行服务的。创作内容、体裁的选择,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步骤。我国的文艺工作者们继承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文艺创作的源泉要来源于人民的生活,并为人民的生产、生活而服务,客观反映我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梁祝》的选择是适应我国国情的,无论是故事内容和人民对其熟悉程度,还是其思想性,都是对人民的歌颂,对人民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歌颂,具有教育人民的深刻积极的意义。 音乐作品的民族特征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整部协奏曲由于作者艰苦地进行严肃的艺术思维和创造,呈现出纯朴、清逸、幽思并带着浓郁民族风格的泥土芳香和仙乐般的境界,而又运用西洋音乐的体裁和技法,成功地塑造出当代小提琴中国民族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小提琴协奏曲创作的成功,正说明了这样一个原理:作为美学范畴的音乐语言,是音乐借以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它和它所体现的思想内容紧密地联系着;它是各民族的音乐意识发展的结果,反转来又通过形象直接体现着各民族的精神面貌,因此,音乐语言具有民族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调式、音调的组织、节奏旋律的发展方法等等方面。 作者的创作个性 这部经典作品的二位作者何占豪和陈钢,在创作《梁祝》那年分别是26岁和24岁,都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为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这部长达26分钟的协奏曲,其唱片的发行量已突破百万大关,国人称它是“他们中国自己的交响乐”。 何占豪在音乐创作上有一个座右铭,那就是“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他作曲生涯四十余年的全部作品,前二十年主要是以“外来形式民族化”为主。1959年与同学陈钢合作《梁祝》蜚声乐坛誉满中外后,他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弦乐与合唱《决不忘记过去》;交响诗《龙华塔》等大型器乐声乐作品相继问世,这一时期的作品除了注重戏剧性、抒情性外,还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 当动听的音乐把人们带进优美的境界时,整个舞蹈体现出典雅而富情彩、情节感人而富内涵的特点。《梁山伯与祝英台》抓住了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内涵,通过大量的古典舞的语汇,在动作外形上强调“拧、倾、圆、曲”的中国古典舞的曲线美,在形象上塑造了含有“阳刚挺拔,含蓄阴柔”的古典舞的两种气质美。两位舞者伴随着优美凄切的音乐在千变万化的双人舞中,以通达流畅,行云流水般的纯熟技法,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风格。在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心心相印的默契配合中,在轻轻的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两颗交融的心,他们时而缠绵悱恻,时而撕心裂肺,将一切美好愿望都凝集在富有回味的舞段之中。观众随着两位舞者的心一起舞动,好似看到了两只忽远忽近、忽实忽虚的蝴蝶,共同谱写着梦幻般的爱情悲剧。此剧目中流露出缠绵动人的情感,在委婉优美的身体语言中,把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腻入微,呈现出生命的延续、生生不息的舞蹈意象,并在反封建的内容中揭示了人生的哲理。编导用死而复生的浪漫主义手法,不仅弘扬了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斗争精神,赞颂了粱山伯和祝英台对爱情执著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讴歌,从而使得主题在诗一般的境界中得到了升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重彩之处还在于整个剧目完美贯穿了一个道不完的“情”字。从“友情”到“恋情”至“悲情”最终以“爱情”突出了主题。让观众为这对情侣相依相伴而感到喜悦,为二人执手相看泪眼而感到伤怀,为他们的生离死别而感动,在看到二人在美妙的梦境中化为了一对蝴蝶,挣脱了世间的束缚又生生死死地在一起时又由衷地感到欣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结构,顺畅淋漓,层层递进,步步升华。无任何的动作堆积和技巧炫耀,观众们只是在切切的哀怨和浓重的悲剧氛围中感受到优美、缠绵而又凄楚悲切的爱情恋曲,也体会到一种清丽脱俗,超凡人圣的韵味。作品以通达流畅的动作衔接、深远含蓄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以情带舞,以舞推隋,再情舞互融”的感动人心的创作思想。此舞蹈在整个古典舞的剧目创作中以独特的编舞理念和成功的表演使其自身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完美结合,表现出了较高的深度和内涵,成为当今古典舞的精品之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2badcd8f5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