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失败 我一直觉得,《论语》可能暗含了某种“命运”关系,首章《学而篇》开宗明义谈“学”,末章《尧曰篇》以“君子”概括总结,是不是意味着“学”是《论语》之始之根,目的是为“君子”?首章首则以“人不知而不愠”,对应末章末则“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是不是意味着君子首先从“ 己”出发,然后及“人”的? 孔子之世,天下无道,民不聊生。当此关节,夫子把败乱的根源归结于人, 特别是上位者,认为天下无道的主因在于上位者为政不以德、为国不以礼,且由于名不正、言不顺,导致“民无所措手足”。他的逻辑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一旦邦国有道,远人莫不归附。孔子要做的,就是将上位者培养成文质彬彬的君子,在他看来:“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过,君子并非只是针对上位者,而是包括社会中的所有个体,当然,孔子似乎也注意到这种要求过于空泛,故而将君子限定为精英群体,常常拿君子和小人对比说事。 如何做君子,或者说怎么培养君子,孔子的方案只有一个字,这就是“学”,亦即通过“学”确立人之为人和人之为政:人之为人的最高境界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之为政的最高境界乃“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需要指出的是,儒学是一种秩序/ 关系学,孔子孜孜以求的是如何处理人与国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秩序/关系问题。其中,人与自己的关系处于整个问题的核心,这一点至关重要。面对失道失礼失乐之天下,孔子救时救世救人的出发点是反求诸己,通过回答“何为己”这样的终极性问题,解决何为人、何为政/ 国这样的社会性问题,亦即通过“为己”实现“为人”,通过“克己”实现“一匡天下”。 孔子之道,不外修身,这点确切无疑,但“修身”二字恐流于迂阔。若自他的思想体系中拈出一个统摄性词语,非“学”字不可。《论语》中出现“学”的有四十二则,计六十六次,出现次数比在《易》《书》《诗》中合计起来多三倍。邢昺说:“学者,觉也。”毛奇龄说:“学者,道术之总名。”李光地说:“学字,先儒兼知行言。”上述讨论恐怕并没有抓住孔子思想的精髓或落脚点。在孔子这里,“学”并非没有目的,其价值指向是为“君子”,按照梁启超的说法:“孔子所谓学,只是教人养成人格。什么是人格呢?孔子用一个抽象的名来表示他,叫作‘仁’;用一个具体的名来表示他,叫作‘君子’。”《论语》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是开始,也是目的;人是器用,也是价值。孔子将“礼乐崩坏”根源于人,他的治理之道也在于成人,即通过内向求己之“学”,成人、为君子,达到入世的目的。不得不说,“學”为“君子”是《论语》的主体指向,邢昺讨论《学而篇》时即曰:“此章劝人学为君子也。”在中国文化脉络谱系上,孔子第一个将“学”和人统一起来,没有孔子,孟子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尸子的“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荀子的“ 学恶乎始? 恶乎终? 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恐怕都难以获得“立人”的价值指向。在孔子这里,学即人,人即学,“学”是区别他者的核心之德,也是自我完善的必然途径。故而陈来指出:“‘好学’是孔子思想的一个具有核心意义、基础性的概念。”一句话,“学”是《论语》阐释的核心概念,孔子将它推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 按照个人统计,《论语》中出现“ 君子” 一词的有八十六则,计一百零八次,和“仁”出现的次数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在《易》《书》中分别出现了一百二十七和一百三十六次。不过,《论语》中的“君子”和之前的用法并不一样,出现了明显的语义迁移。孔子之前,划分君子的依据是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特别是政治地位, 到了夫子这里,则是道德标准,故而“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上述迁移首先来自对“ 天” 以“ 德” 授命的认知, 亦即政治观念的变更促进了“君子”含义的革新。周代商后,“德”成为“天命”归之的依据,在有识之士看来,只有“终日乾乾”,“君子”才能不失位。当“德”成为新的人才评价标准,君子便不再是血统或地位的象征,而是一个拥有崭新德性精神的阶层和群体,进而提炼成为一种规范性、理想化的人格要求。不得不指出,赋予“君子”新义是孔子顺应时代变化而进行的伟大创造,而《论语》则是第一部将君子平民化、精神化的经典作品。《论语》之后,《孟子》《荀子》《韩非子》中的“君子”已成为一种对成人的普遍规定。钱穆说:“孔子之教重在学。孔子之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经过孔子发明,“学”就是“君子”,“君子”就是“学”,“学”乃中国文化繁衍不息、士人君子日用不辍的“道”。 当“学”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成为“君子”,即成为个体的真正主人时,“学”不再只是认知性行为和求欲性活动,而是一种价值性行为和道德性活动。需要补充的是,“君子”一词蕴含着修己和治世两个层面,一方面修己为了心性,这是质;一方面修己为了治世,这是文。就“为心性”而言,孔子眼里的君子是安贫乐道的自得之士。这种自得之乐被周敦颐称为“孔颜乐处”,凸显的是君子的道德修养功夫。此一层面修己,根本的内涵是“仁者不忧”的破小我、成大我的生命境界,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超越日常生活的内心和谐追求。就“为治世”而言,孔子眼里的君子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有志之士。《荀子·王制》中的一句话可作为总纲,其云:“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在孔子眼里,管仲虽小德有亏,但其能匡天下,便可以“如其仁”,也就是说,利天下者方为君子。这种家国情怀、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是君子人格建构的重要内容。“为心性”和“为治世”是可以和谐地统一在君子身上的,这就是所谓的“达退之道”。 有一句话值得特别留意:“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在孔子这里,“我”始终是人生最大的问题和难题,为君子的关键是树我又去我,即通过修己以成人,树立起大我,将“我”与人区别开来,又要去掉小我、私我。邢昺对此有精当的理解,认为这句话“论孔子绝去四事,与常人异也。……常人师心徇惑,自任己意。孔子以道为度,故不任意”。孔子的去我并非无我,而是将“我”放在一个德性的场域中,而且这个“ 我” 是需要不断学而习的,体现在温故而知新之日日新的过程中。正基于此,孔子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的化身。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不回避自己的低贱出身,也不以大师或圣人自居,这既是“学”的正确态度,也是“学”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圣人”和“仁人”虽然一直是孔子的榜样,但他从不以之自居,即便君子,他也认为自己不够格。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为之不厌”是指自己致力于修为“圣人”和“仁人”;“诲人不倦”是指劝导别人致力于修为“ 圣人”和“仁人”,但说归说,孔子追求的始终还是修己、为己。同时,孔子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的天才,而自认是次一等的,即“学而知之者”—始终强调自己“学”者的身份,把“学”视为构建自己、区别他人的“德”。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这里,孔子将“学”具体化,也就是多听、多看。孔子是一个实践主义者,也是一个经验主义者,生活中多听、多看、比较、反复,始终被孔子当作“知”的来源。 孔子认为“学”的三种境界是“ 知之”“ 好之”“ 乐之”。这里也可以看出,孔子将情感愉悦、内在感悟视为“学”的无上境域,在他心目中,“乐”始终是一种德。唯有“乐”,“己”才能成人,为君子,才能“与天地参”。不过,“乐”非无根之木,亦非“顿悟”,而是建立在不断内向之上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这也是个体“学”而“知天命”的结果。当“学”与“乐”一体,生命才能呈现出一种自性之境。我们都知道,上文提到的“孔颜乐处”是一种不为物困的内在之乐,即将“心”作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孔颜之徒没有宗教性归附,靠什么超越感官之欲,如何实现心灵的精神搁置,何处获取自得其乐的慰藉?答案只有一个:求于己。唯有通过内向才能解决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孔颜乐处”是脱离了世俗性或功利性的“乐”,直接将一众追随者从物质匮乏的境地,经由“天命”切换至君子或圣人之境,获得傲视富贵的德性资本,且千百年来不能/ 不愿自拔。说到底,这的确是统摄在“德”下的精神胜利法,不过,由于其有“学”支撑,使得茫茫之追随者觉得此际人生有了崇高意义。 《論语》中,孔子提出了“多见”“多闻”“多问”“多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观点,总结看来,他赋予“学”三个不同的面向,一曰习,二曰问,三曰思,完整意义上的“学”是这三个面向的融会贯通。这点,为学者不可不察。要注意的是,“思”和“悟”在孔子这里是一个层面的意思。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钱穆说孔子讲的是“新故合一,教学合一”。在孔子这里,“学”是“为师”的充分条件,对学过的东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可以教人了。孔子认为,“学”最重要的是能举一反三,也就是“悟”。孔子之教之学,最重“悟”。和子夏谈诗,孔子就由衷地感叹:“起予者商也!”不过,孔子之“悟”,非是凭空顿生,而是建立在“学而时习之”的基础上,而且,无论《礼记·檀弓》记载的孔子观礼,还是《论语·八佾》记载的“入太庙,每事问”,都表明客观现实始终是孔子“学”的本源。孔子曾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及弟子论学,纯知识性的训练虽不可或缺,但德性修养始终居于核心地位。钱穆说:“孔门之学,主要在何以修心,何以为人,此为学的。”一定意义上,“学”始终是孔子的生存、生活方式,或者说是孔子本人的代名词。孔子唯一承认的自己的优点就是好学, 因为“ 学” 即君子本身,是生发一切的根本。孔子这种“自负”,也是发乎本心。 但是,现实的残酷是孔子始料未及的。他一直企图寻找有地位、有德位的君子,鲁国没有,“孔子行”;卫国没有,“明日遂行”;他也一直试图培养君子,樊迟请学稼、请学为圃,孔子批评他说“小人哉”。《论语》中,孔子称其为君子的,和“如其仁”的一样稀少,当时仅蘧伯玉、子产、子贱、南宫适四人,甚至谦虚地评价自己不是君子,“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再一次印证了《论语》中心旨意在于入世,在于培养君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学即为君子学,孔子儒即君子儒。 《论语》首章首则“三不”昂扬、快乐,似生命之始;末章末则“三不” 深沉、压抑, 似生命之终。这种由对“学”的追逐到对命的妥协,也是孔子一生境况的真实写照。当然,孔子在功业上虽失败,最终证明是“不可为”的,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却成全了自己,因为孔子在发挥主动性、发掘主体性上证明并实现了人的“最大化”,即在人作为“人”这个层面上,最大限度地张扬了这个独特物种的存在价值。故而,孔子的失败是一个思想者的失败、一种君子式的失败,这种挫折的价值在于,其激发出来的能量必定潜存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成为精神和灵魂的基因。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和《诗经·小雅·出车》,以男女中心之情借喻夫子内心深处对君子的追慕,是符合他“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之喟叹的。只是学无止境,人之成人亦无止境,“未见君子”之忧,恐怕至今仍然困扰着我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3b452d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