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起源和发展 春联作为一种专门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春联最早叫“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因此,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春联始于五代,兴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五代之前是没有春联的,人们只是将一块长方形桃木板钉在门上,说是能驱除邪恶鬼怪。有的在板上刻些驱邪符号,或画上两个神像:一个叫神荼,另一个叫郁垒。古书记载,这两个人是上古时一对兄弟,兄弟俩都有捉鬼的本领。他们住在东海度朔山的一棵大桃树下,树东北有一个大洞穴,叫鬼门,是万鬼出入的地点。兄弟俩确实是负责在洞口检查群鬼的行径,发觉害人的恶鬼,赶忙用苇索缚起来,送去喂老虎。黄帝明白后专门感激,向他们行礼致敬,又令每户在家门口立一块桃木板,上面画两人图像以御恶鬼。但年年画像比较苦恼,后来有些人家,只在门口挂一块桃木板作象征,或在板上写几句吉利话。 唐代后,由于格律诗的进展,人们开始讲究句子的形式美,在桃符上一左一右写上两行比较整齐的句子。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有一年除夕心血来潮,要翰林学士辛寅逊为他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利话挂在自己寝宫门上。辛学士好不容易想了两句,孟昶认为对仗不工,给否定了。别人再不敢动笔,孟昶只得自己写了两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辛学士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确实是我国有史以来可查的第一副春联,在这之前,也不一定没有,只只是没有记载下来。孟昶是一个昏庸皇帝,偏安一隅。在他题联的第二年,被宋太祖灭掉,投降后封为秦国公,七天后就死去了。有人说孟昶亡国,在他题联那一天就注定了。因联中显现“长春”,而“长春”正是宋太祖产生的那一天的节令名,这是不祥之语。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差不多相当普遍了,因此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确实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显现。”春联,最兴盛的时期是明清两代。就连读书不多的明太祖朱元璋,也十分喜爱对联。他不管行军打仗、微服出行、登堂进庙,对大臣、对书生、对百姓,甚至对儿童,都喜爱谈联论联,题联作对。传奇他在率兵包围集庆时,见路上有一个10岁的小小孩在看管马驿,便笑问小孩“会对对子吗?”小孩初生牛犊不怕虎,自信地说:“能!”。朱元璋便随口说了一句:“十岁儿童当马驿”,小孩也随口就对了一句“万年天子坐龙亭”。正在逐鹿中原,还未当上皇帝的朱元璋欣喜万分,把小孩认做了干亲小孩。朱元璋常于新年前夕亲自题写春联颁赐大臣。他写给中山王徐达的春联是:“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赐给学士陶安的春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通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明白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4e21fc786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