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和《论语》的对话体比较 摘要:《论语》与《理想国》都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来记载大师们的言论思想。本文将在比较二者异同的基础上,进而探究其对话体差异的原因。这对于了解中西差异,把握对话体特性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对话体 比较 作为“轴心时代”的文化巨人,柏拉图和孔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处在奴隶社会末期,有着贵族与平民的双重身份;他们都积极入世,深处乱世而欲力挽狂澜;走投无路之际,他们都选择杏坛开讲、著书立说。并且,两人作品《理想国》和《论语》也都不约而同地具有了“对话”性质。在早期人类思维能力还没有这么发达的阶段,人类的思维能力不能对世界做出全面客观的解释时,存疑就成了最好的解决方式,即是说采用对话问答的方式就能最好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存在于《理想国》与《论语》中的对话模式就成了早期人类思维方式尤其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最好代表。这种对话模式实际上反映了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共通性与同一性,而这种共通与同一则成为研究中西方思维特征、思考方式的基点,甚至时也内隐着中西方在民族文化传统、世界观哲学观等方而的迥然差别。 《论语》中的对话与《理想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探讨了一些教育等学术问题,写作风格都是通俗明了,生动活泼,由浅入深等。例如《理想国》中“苏:那么,这个教育究竟是什么呢?似乎确实很难找到比我们早已发现的那种教育更好的了。这种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阿:是的。苏:我们开始教育,要不要先教音乐后教体操?…… 苏:你不懂吗?我们对儿童先讲故事——故事从整体看是假的,但是其中也有真实。在教体操之前,我们先用故事教育孩子们。阿:这是真的。苏:这就是我所说的,在教体操之前先教音乐的意思。”简洁明了地说明了要抓好幼儿教育,用优秀故事感化孩子的心灵。而《论语》中,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用对话十分明了地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但出于文化传统和世界观、哲学观等方而的根本差异,决定了二者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在《伦语》中,作为著述者的孔门弟子并未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体验,而是为了传播孔子思想,因而在著述中体现了著述者缺失的显著特征。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柏拉图本人很少在对话中出现,但这并不影响他自己思想的传达。因为他不是通过某个人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的,而是通过对话整体来显示他的思想的。尽管在他的对话对话作品中大量言谈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中心展开的,但苏格拉底只是他的著作中的一个角色。 第二点,就其“问一答”对话的结构而言,《论语》以“弟子问一老师答”为主要模式,而《理想国》则以“老师问一学生答”为主要呈现方式。《论语》重在“答”,而“问”为引出“答”的手段,“答”处在前景“问”处在背景。在《理想国》中,对话以“问”为主导,对话通过“提问”组织和推进,是典型的问题引导型对话。比如《论语》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虽然问题由弟子提出,但对话的重点在孔子的回答,生动形象说明怎样做到孝。而《理想国》中,第一卷就扔出一个问题,“苏:那么,什么是正义所给的恰如其份的报答呢?给予什么人?玻:苏格拉底,假如我们说话要前后一致,那么,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苏:这是他的意思吗?玻:我想是的。………..”一直讨论探究到最后。当然,在讨论中,往往每个被提出来的界定又会陷入矛盾中,最后不仅找不到那个普遍的“全称判断”,相反,谈话双方还落入“困惑”之中。所以结论往往也并不是对于某个问题的最终定义。 同样是学生,同样是对老师怀着无限的敬意,为什么对老师的言谈采取了迥然不同的著述态度呢?这就需要我们从孔子和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中去探寻。孔子处于中国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孔子认为造成当时政局动荡的原因在于“礼崩乐坏”。因而要重建社会秩序,必须要加强礼乐文化建设。而礼乐文化的核心就在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只有如此,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孔子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坚定拥护者,也是礼乐文化的坚定实践者。他的这一思想必然会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操守。学生从而自觉维护师道尊严,将老师的言传身教奉为行动指南。只有忠于而不是对老师批判,才是对老师最大的敬意。造成《论语》中的对话缺少辩驳环节,缺少推导过程,大多以“一问一答’作为一小结,鲜有两个以上回合的交锋。作为老师,孔子对他的学生实行的是“以有知教无知”的教 育,老师是有知者,学生是无知者。无知者需要开启心智,有知者理应肩负起启蒙灌输的责任,以澄清无知者的疑惑。因而,“回答”必然构成了《论语》对话模式的中心环节,孔子的“回答”也就构成了《论语》中对话的灵魂。 再看柏拉图,柏拉图身受希腊理性主义精神的塑造。求真精神是希腊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希腊人经历了一个从认识自然到认识自我的超越过程,具有强烈的探索真理的热情。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苏格拉底形象中看出,他以探索真理作为终身使命,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是西方第一个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哲学家。正是求真和批判精神奠定了希腊文明的基本品格。作为苏格拉底最心爱的弟子柏拉图无疑受到苏格拉底批判精神的感召。柏拉图知道,对老师真正的敬意并不在于全盘接受老师的思想观点以传播老师的思想作为自己的使命,而恰在于以审慎的态度审查和批判老师的观点。因为柏拉图认为,“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正是这种反思和批判的理性主义精神使柏拉图的《理想国》摆脱了单纯的语录体模式,鲜明地体现了著述者柏拉图的创作个性。全书有明确的主题和研究范围,有详尽的推理和严密的逻辑结构,有一套以“正义”为核心的相互联系的概念,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萨拜因说:“在称得上是探讨政治的论文中,很少著作像《理想国》那样推理如此严密,结构如此协调。”由此可见,中西思维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异:一是模糊的、诗性的;一是理性的、思辨的。 最后,《论语》和《理想国》都以对话体的形式言说内容与思想。由于它们独特的“问一答”结构模式,读者更容易进入与先哲的对话,这是两部典籍的共性。对话体形式有助于开启问答双方的心智,促进思维的培养。其特点在于思维方式的随意性比较大,可以在互相激励的过程中腾跃出思维的火花。不论是哪种对话形式,他们的对话都对历史产生了不可估摸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597038a763231126edb11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