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文献综述 在学前教育发展史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在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但并未真正深入到广大幼儿工作者的心里,因此对学前儿童游戏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把这一理念普及到全国幼儿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中变得尤为重要。 标签:文献概况;内容分析;态势 以《学前教育研究》期刊为对象,搜索2009年以来的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文献,对其进行分析、解读,目的在于鉴往知来。 一、文献资料的基本状况 经检索,摘取刊载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近5年的文献共计27篇,文献主要来源于华东师大、西南大学等省部级师范大学和江苏、广东、湖南等中东部地区的幼儿园,其中2012年和2013年发表的约占5年来的50%,2010年大幅上升,总体数量呈增加趋势。 二、《学前教育研究》视界下2009年以来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内容分析 (一)关于具体领域或不同类型的学前儿童游戏的研究,如表演游戏、假装游戏、体育游戏等。2009年但菲、冯璐等的《表演游戏对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认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发展儿童自尊、交往能力等的前提,表明表演游戏中同伴交往的重要成分为幼儿所喜爱,通过实验证明表演游戏能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1]王赟、杨宁的《假装游戏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则以4-6岁儿童为被试,借鉴假装游戏的干预方式,对幼儿进行假装游戏训练,以此探讨假装游戏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二)以文化、哲学等视角,对儿童游戏进行历史和理论的阐述,强调游戏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如2011年杜继纲的《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的历史与理论分析》以历史的线索剖析了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的发展历程及其本土化要求我们应始终坚持把这一理念作为解释原则的理论地位。值得解释的是杨晓萍、李传英的《儿童游戏的本质——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认为儿童与游戏都是文化性的存在,儿童是“游戏人”同时又是“文化人”,游戏本身就具有文化的本质,儿童游戏是儿童在文化习得。[2] (三)着重于分析民间游戏、传统游戏逐渐被忽视乃至抛弃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地策略以充分应用民间、传统游戏,从而合理开发利用本土游戏造福后代儿童,同时有益于保存传统文化。如2012年刘丽群、沈良的《乡村传统游戏流失的原因分析》着重分析和阐述了乡村传统游戏流失的原因,并分析导致乡村传统游戏流失的主要原因。秦元东的《幼儿园民间游戏的阶段与转化:儿童角色的视角》把儿童视为民间游戏的参与主体和创造主体,从儿童游戏角色发展的视 角阐明幼儿园民间游戏包含的三个阶段,并强调教师应顺应幼儿的兴趣以促进幼儿从参与者向创造着转化。由平谭、冯林林的《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基于一种课程观的视角,阐明了民间游戏的重要价值,民间游戏课程建构的原则和策略。罗红辉的《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阐明了当前幼儿园的民间体育游戏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出,为改善这一现状幼儿教师应采用的有效策略。 (四)基于进化论、发展说以及心理学的理论视角,从理论上论证了游戏与儿童的一种“天然”的密切关系和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如杨宁的《儿童游戏:行为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之间的桥梁——三论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阐述了把儿童游戏作为行为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之间的桥梁这一隐喻的核心思想,并解释这一命题的教育涵义,同时阐述了“鲍德温效应”。杜玉珍、邱学青的《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信息加工过程的假设与分析——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模型的视角》提出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与攻击性行为的不同本质,阐明这两种行为具有截然不同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并进行了区分和比较。以“假设——假设不成立——重新假设——论证”的思路来推测大班幼儿在追逐打闹游戏中信息加工的每个阶段与攻击性行为的不同取向。[3] (五)针对幼儿教师对游戏进行科学介入、组织与指导的重要性,从幼儿教师的角度进行策略性分析和论证。如2012年孙嫣红、姜雯的《游戏活动中教师角色的错位与归位》阐明了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角色错位的主要表现,为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准确定位角色指出了改进方法。刘慧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分析了游戏本身所具有的特质,说明这些特质在幼儿园活动中起着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亲身体验,实现儿童学习经验的分享与交流的作用,阐明了幼儿园活动的游戏精神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4]朱翠平的《幼儿园组织和开展高质量游戏的条件》分析了高质量游戏的特征及其给幼儿带来的探索机会,指出应在幼儿园活动中力图实现这些特质,从而更好地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开展高质量游戏。 三、《学前教育研究》视界下2009年以来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发展态势 (一)从文献来源和分布来看,研究者主要来源于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而研究者从事的职业、具有的文化素养和所处环境等的不同导致他们从事研究的出发点、方法、思路、内容等的多元化。 (二)从研究方法和内容来看,来源于高校教师的文献主要通过理论的分析、实验的研究和思辨的方法阐述学前儿童游戏的历史、原理等;而幼儿园教师则多采用实证和案例的方式研究幼儿游戏的具体问题,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但菲,冯璐.表演游戏对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9(8):13. [2]杨晓萍,李传英.儿童游戏的本质—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17. [3]杜玉珍,邱学青.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信息加工过程的假设与分析—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模型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2(4):31. [4]刘慧.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J].学前教育研究,2010(6):6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3ce86598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