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同的理解

时间:2023-03-18 14:35: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终极目标,代表了中国古代理想社会的最高境界。“大同”出自《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里描述的是一幅人与人之间没有等级差别、没有剥削压迫,彼此互相帮助,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的美好图景。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美好。

根据这一大同社会的设想,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设计了种种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老子设计的理想模式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陶渊明描绘的是一个没有剥削、压迫,远离战争,平和安宁,衣食无忧的桃源盛世。康有为设计的是从“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再到“太平世”“大同”的社会历史进程。如此种种,无不表现出人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如何能够实现这种大同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根本要求就是“均平、公正”。这既表现在物质利益上的平均主义,又表现在人的思想上的平等。我国传统文化认为,不公正是威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平均、不公平会造成人们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的累积会激化社会矛盾,最终引发社会动乱。正因如此,我国思想家对实现社会的公正平等的追求从未停止。儒家提倡“有国有家者,不患寒面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已经很清楚地阐明了公平、平等的重要作用。做到了公平人们就没有了所谓的贫困,没有了贫困人心就会安定,会自然安定和谐。杂家提出治天下“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的主张。农民起义军最有号召力的口号也是公平和均等。汉末的黄巾军借助太平道的公平、均等的思想掀起了农民起义的狂潮,明代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清末的太平天国更是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大同社会建构方略。尽管这种“均平、公正”的理念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但其超前的意识及闪烁的理性光辉,也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力量,为后人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想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指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指社会的安定太平。在人际关系层面,大同倡导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和谐共生、平等相待。但在传统社会里,这种和平与平等都是有条件的,即


在某一个等级范围内的平等,不是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平等。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家族为社会基本结构的宗法社会,等级制度极其森严。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伦理秩序,主张上下尊卑、君臣有序。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家庭、社会、国家各个层面都有非常明显的要求和体现。古代大同社会理想所提出的公平、平等也只限于某一社会阶层内部,在不同阶级间是不可能实现的,否则将被认为是破坏了祖宗礼法,社会秩序就混乱了。所以,传统的大同社会既有其积极进步的意义,也有其消极的作用,实质上是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用“御民”的政治理念来达到一种静态的社会和谐。在社会安定太平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主张“以和为贵”,倡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是儒家、道家共同倡导的政治智慧。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也”。中国人尚和不尚武,反对狭溢的民族主义,反对武力和战争,反对穷兵黩武,热爱和平,宽容友爱,以礼待人。基于这一理念,大同社会的理想一定要有社会的安定太平做保障,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这种政治智慧奠定了中华民族温和儒雅的民族个性,并产生悠久的历史影响。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未停止过脚步。如果说大同社会,由于不具备可实现的现实基础,而只能是寄托古人对理想生活希冀的中国乌托邦之梦,那么,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有能力实现且正在不断实现的奋斗目标。

天人合一表达了古人对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境界的追求,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辩证思维的集中体现,止于至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坚韧精神汇聚了中华民族的内在品格,民为邦本、天下大同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本精神和博大胸怀,这六个方面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中积淀凝聚的思想精华,无不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邃的思想理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e913a1fa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