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呓·红楼时光》自序(转载)

时间:2023-03-18 14:34: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间多少事,还如一梦中(《梦呓·红楼时光》自序)(转载)

第一次翻开那本厚厚的《红楼梦》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当时理解能力有限,能挖掘其中那些深邃的底蕴,于是遇到了晦涩难懂的章节便直接跳过不看,只浅浅地了解了故事的主线脉络而已。

那时不过10岁出头的年纪,当时的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一本书直到18岁仍旧没有真正看完,并且在自己未来的生命旅程一生余下的时光里,也许都将时不时地翻阅这本书。 每每遇上自我介绍一类的场合,若要说说自己最喜爱的书,我百分之一百会说《红楼梦》;若要写出自己最崇敬的人,我百分之一百会写曹雪芹。我觉得,《红楼梦》是一本怎么也读不完的千古奇书。这本书包含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人间百态、世间万象几乎都可以在书里得到反映。每翻阅一次,我对它的喜爱就又加深一分。每沉醉一回,我就又进一步发觉自己之前对它的理解实在太过肤浅。所以,我从来不敢说自己读懂了《红楼梦》甚至不敢说自己看完了《红楼梦》

《红楼梦》承载了曹雪芹一生未遂的所有梦想,也包容了他生命中所遭遇的所有失望、碰撞与苦楚。他在书中用文字营造了大观园这样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找到外面世界所缺乏的真善美,却又要心痛地见证世俗规范的阴影悄悄地降临这片乐土的整个过程。这个理想国最终在现实的重压之下仍然避免不了破败凋零的结局。有时候我会想,他的心襟究竟能够有多么宽广,竟可以容放下这样一个详尽奇妙的世界;他的文笔又能够有多么出神入化,竟可以将四百多个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且毫不重复。

只因太喜欢其中一些人物,高中的时候曾经在周记本上写下一些类似读书手札的随笔,仅仅只是简单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犹记得第一篇写的是晴雯,这个人物曾一次次让我落下泪来。以第二人称写作能够给我一种与人物对话的感觉,于是我于一个作业不多的晚上在台灯下洋洋洒洒写满了两页纸。谁知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又写了宝钗、妙玉等等人物。而今,竟然能够将这些与《红楼梦》有关的手札和随笔全部整理出版成自己单独署名的第一本书,内心的欣喜与意外自然不必言说,但更多的是感激。感激曹雪芹先生曾经用血泪写就这本旷世奇书,能够带给我如此之多的感动与震撼,教会我如此之多的生活哲理;感激几百年孜孜不倦探轶的红学家,能够让《红楼梦》尽可能地恢复本来面貌并得以广泛流传;感激87版的《红楼梦》电视剧,演员们的精彩演出让我仿佛感觉到那一个个人物真正由纸上走进了荧幕里,剧中的插曲更是一次次让我感受到了书中场景的再现。 我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成长。在黛玉身上,我学会了对绵长痛苦的无所畏惧;在宝玉身上,我感受了对强力束缚的不屈反击;在宝钗身上,我看到了对复杂人情的练达洞明;在湘云身上,我读懂了对人际社交的爽朗坦诚;在刘姥姥身上,我明白了对残酷现实的波澜不惊……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都是我的老师啊,他们现身说法地教给我如此多宝贵的财富。

在这个愈来愈趋向于浮躁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一天比一天快,已经鲜少有人会在闲暇时间选择阅读来放松自己、充实人生了。即便是阅读,也只有极少的青少年会选择阅读被时光淘洗过的中国古典名著。我曾经怀有一种由衷的忧患,担心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文化流传到我们这一代会逐渐被淡忘、被物化,我甚至曾经傻傻地为那些没有领略过《红楼梦》之美的人感到遗憾与可惜。若这本小书能够为传播《红楼梦》的魅力而起到哪怕一点点微薄的作用,这将会是我最期待看到的事,也会带给我最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我绝对不是一个解梦的专家,我只是一个走进了梦中而流连忘返不愿醒来的普通读者。这些文字都只是我自己在阅读之后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只是悄悄地反映着我自己对这些可爱或可哀或可怜或可叹的人物的感情而已。我不希望它们给《红楼梦》的其他读者带来任


何误导。每个人心中都该有一部光彩迥异的《红楼梦》吧。曾经因为《红楼梦》的缘故而幸运地结交到很好的朋友,有时候我们对于书中的某个人物或情节的看法也许是完全针锋相对的,可是却完全不阻碍我们顺畅地交流阅读心得。所以,若你在读过我的文字之后能有共鸣,那么请捧着书本会心一笑;如你对我的某些观点不敢苟同,那么请尽管坚持你自己的看法。 即将迎来我的18岁生日,这将是我意义非凡的一本书,我也将它看成自己送给自己的成年礼物。这本书象征着我未成年岁月的结束,也象征着我成年时光的开启,仿佛像是一个圆满的句点,也是一串欲言又止的省略号。虽然知道成长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美好的意念那么简单,但我仍旧真心希望自己在18岁之后的岁月里,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继续一如既往地做一个幸福的人。唯愿生命继续,阅读写作不息,摆在面前的漫漫长路都能有文字一路相伴。希望不论以后生活怎样地忙碌或无奈,我都始终能够保持着对苦楚的坚忍之心、对美丽的体察之心以及对文字的领悟能力。若果真可以得偿所愿,便是我最珍惜的幸福了。

周悟拿20093月于浙大紫金港校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dcb0343a0116c175f0e48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