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的单音词特点举例 《离骚》发展了抒情诗的艺术,把塑造诗人的自我形象作为诗歌的主要艺术目标。下面是其写作特点分析,欢迎阅读。 1、《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它大量地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人的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的编织幻想的境界。它还常常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把诗人品格刻画得异常的崇高,具有浪漫主义特质。 2、《古诗》的另一艺术特色就是比兴手法的广为运用。它“依诗取兴,引类比喻”,承继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而又进一步反之了它。《诗经》的比兴大都比较纯粹,用来曲枝和比喻的事物还是单一制存有的客体;《古诗》的比兴却与所整体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备寓意的性质。《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段,《古诗》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直奔一个的比兴去整体表现它的内容。 3、抒情诗一般篇幅短小,没有故事情节。《离骚》不只篇幅宏伟,而且由于前一部分是在诗人大半生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展开抒情,后一部分又编造了一系列幻境,便使它有了故事情节的成分。这种内容和结构上的态度,就是波澜起伏、百转千回,看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转眼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境界。 4、《古诗》一面使用民歌的形式,一面又吸取了散文的笔法,把诗句加宽,形成巨排内,既有助于涵盖多样的内容,又有力地整体表现了B90势不可挡的感情。《古诗》基本上就是四句一章,字数不多,亦多偶句,构成了错落中见到整齐,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 拓展阅读:《离骚》课文简析 第一节: 长声叹息擦拭眼泪啊,哀伤人生多灾多难。我虽然崇尚美德并且约束自己啊,但是我早上进谏而到晚上就被废斥离间。 屈原专门从事政治活动,就是想要同时实现他的理想和志向。他的政治理想吻合于儒家,建议统治者“圣哲茂行”,“信于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楚怀王早期也曾想要提拔屈原,和他存有“成言”,应允屈原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但怀王就是一个庸懦懦弱的人,提拔一批佞臣例如上官大夫、靳尚之流掌权,构成了一个腐化的统治集团,排挤贤臣,他们伺机诬陷屈原。他们对内掠夺无厌,政治腐败;对外钱财小利,轻信秦国而和齐国交好,丧失外援,屡次被秦国击败。怀王后来竟听到了他们的以谗言。他时刻忧念国家和人民的安危,“短太息以淹涕”,正是因为“哀民生之多旬日”。 第二节: 既因为我佩带蕙草(行以忠正)而受指责,又因为我收集香芷(美德善行)而加之罪名。这也就是我崇尚的美德理想啊,即使我九死一生也决不改悔。 诗人以身许国,坚决、顽强、奋不顾身地战斗,以“九死”、“体解”的大无畏精神来表示要刷新政治、挽救楚国危亡的决心。 第三节: 怨恨君王荒唐(糊涂;无思虑、茫然;放肆纵恣貌)啊,始终不能体察人心。奸佞小人嫉恨我的美德啊,说我好邪作乱就对我进行造谣诬蔑。 诗人一心为国、为君、保民,别并无他图,正是这样诗人“虽九死其犹未悔”至死不渝地为崇高的理想而奉献。可是“荃云云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T怒”。 第四节: 诚然,就是世俗之人擅于投机取巧啊,违反规矩而不跑王道。违反规矩崇尚鬼神曲啊,竞相以苟合取容于众人做为抗拒的法则。 这是比喻时人反常妄作,违背正道,追随邪僻。诗人站在正义的一边,痛斥卖国贵族集团的荒淫无耻。 第五节: 我烦恼苦闷,忧愁重重啊,我在此时怅然失意。我宁可突然随着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能容忍做出小人苟合求容于世的样子呀! 诗人忧伤恐惧,诗人深感寂寞,诗人至死不渝,即使溘然长逝,也决不卑躬屈节,同乎流俗。 第六节: 骁勇善战的人远远超过流俗啊,自古以来就是这个样子。方和圆怎么能够相异呢?思想志趣相同的人哪能够相安无事呢? 鸷鸟,不与众鸟同群,喻诗人忠贞自守,不同流合污。道不同不相为谋,泾渭是分明的。 第七节: 委屈自己,克制自己啊,饮恨忍辱。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这本来就是前代圣贤所嘉许的。 诗人愧疚着情怀,遏制着意志,无法忍受归咎于,无法忍受耻辱,行无罪之志而死去清正之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727405647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