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自我保存与社会学的现代道德人格属性:《自杀论》中的双重结构

时间:2022-12-22 21:22: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个体的自我保存与社会学的现代道德人格属性:《自杀论》中

的双重结构

孙飞宇

【期刊名称】《社会》 【年(),期】2018(38)6

【摘 要】根据涂尔干关于自杀的定义,自杀必然意味着有意识的选择死亡.死亡只有一种对立面,即不死,二者之间没有中间项.所以,当涂尔干在《自杀论》中讨论自杀的时候,同时必然是在隐秘地讨论自杀的对立面,即自我保存.在《自杀论》的中译本中,这一隐秘线索的许多证据都被清除,导致书中“自我保存”这一线索在中文学界没有受到重视.本文尝试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来理解涂尔干的这一线索.他将不同类型的自杀视为不同道德的极端表达,在具体分析中常常采用一体两面的视角去讨论行动者在何种道德状态下才可能实现“自我保存”.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说明,涂尔干对这三种自杀类型的界定,以及通过这一界定所呼吁的道德状态,与他对社会学的界定有内在实质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涂尔干来说,社会学本身即是某种现代道德人格的表达,而这种道德人格对于现代性个体与社会学这门学科来说,都具有自我保存的效力.

【总页数】30(P125-154) 【作 者】孙飞宇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 【正文语种】


【相关文献】

1.人格双重属性之思辨--兼评人格与财产的关系 [J], 韦祎;吴文芳

2.论现代社会与日本人的“自我”——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和抑郁症的临床社会学心理考察 [J], 杉山崇;刘立善

3.社会性自我与个体主义:足球运动中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学思考 [J], 张扬;田文波 4.双重性别与双重人格的后现代文化“符号”——解析《玛丽娜的第三十次爱》中的女主人公 [J], 谢春艳

5.现代人在人口生育中的道德主体形象的应有转变——现代人口生产道德调整的人格特征 [J], 龙兴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75acb3dbb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