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 开宗明义,学者为学问渊博而有所成就的人(辞海)。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融入社会是指特定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学者融入社会表现为开设讲座、课程,利用自媒体平台发声、参加网络节目、到企业中任职等。潜心向学为只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建国初期,我国各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面对国内外的紧迫局势,学者们勒紧裤腰带搞研究。时至今日,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各方面的研究都有了一定成果,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成为我国目前的重要需求。基于此,我方认为判断当代学者应该融入社会还是潜心向学,要看哪个更符合当代社会对学者的要求。我方认为当代学者应该融入社会,论证如下: 1. 许多学者研究的学科内容和目的要求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融入社会。 曾上过奇葩说的、我校副教授储殷老师作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和政治学博士,研究政治制度的同时,在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开设评论专栏,在《我是演说家》中发表关于“精准扶贫”的演讲,向社会大众传播国家大政方针背后的意义,使其研究的内容真正具有了社会意义。贵校文学院教授的康震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和诗词,也多次登上《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向大众展示古代文学的美。融入社会,使学者的研究真正作用、反馈给社会。 2. 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允许也需要学者融入社会,以提高社会整体科学素质。 根据公民素质标准评定,截至2018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8.47%,而美国到2005年为28%,而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经济规模已为全球第一,也就是说现在我国国民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来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而现代的传播交互渠道多样,学者融入社会的成本也降低。学者们讲授专业知识可以使大学教育更有质量,通过公开方式传播知识也能填补社会知识空白。杨振宁在82岁高龄返回清华讲课,表示“给本科生上课很重要,也希望带动更多人”;霍金开通新浪微博,提出的第一个话题便是关于“突破摄星”的项目,评论量突破66万,不乏对物理知识的思考。学者融入社会的作用可见一斑。 3. 在社会风气整体堪忧的情况下,需要真正有素养、有学识的学者融入社会,引领带动健康的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学者形象。 某些所谓的学者打着传播知识的旗号,进行商业活动捞金,使得我们对学者融入社会有了误解,但纠其原因,是因为太少真正的学者走进公众视野做正向的引导。当有足够的学者与社会互动,所谓“明星学者”将不会再有牟取暴利的土壤。同时,学者们的正向引导不仅可以改变大众心中学者的刻板印象,使“女博士”这种带有偏见的词语消失,也有利于改善施一公先生所说“清华70%至 80%的高考状元都去了经济管理学院”的现状,让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可以被重视与认可,有利于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以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930439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