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中华读后感1500字 不尽的追忆 ——读《寻觅中华》有感 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余秋雨大师的大步,追随他的思想,猜测珍利文明的始祖——黄帝,重新整理了中国中国四五千年的神话,然后一次次地向现代走进,步履最终停止在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这期间,我们一起相随走过了夏商西周唐宋元,一起感悟华夏民族的兴衰起落,诸多时期,唯独唐代,我不舍离开。 余秋雨先生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说‘梦回大唐’、‘梦回长安’,这是好事。但是,如果真的回去了,哪怕在梦中,可能都消受不了”。的确,我也是那想要回到唐朝的其中想一人,可我们为何难以消受?不错,六朝已经过云了太久,但我们对它,永远不会是陌生人。我们同为中国人,同为华夏民族,唐代诗歌繁盛,我们所欣赏的又何尝不是唐诗的精神?我们蕴含着同样的精神,同样的见解,对美好事物有着同样的赞许;我们和唐代,又怎会是陌生人?我们相遇,只会相见恨晚!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交通发过,商道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也比较通达,经济快速发展。唐太宗还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少的农民的负担,顺应民意,社会和谐幸福。李世民总结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他常说:人君好比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为了避免“覆舟”之祸,他勤于政事,励精图台。唐太宗很重视翰林学士用人,在我看来,“魏征”也是他从政树下路旁完美的一笔,魏征的直言不讳,向世人统治者展现了一个仁德的君主,这也是贞观时期及政治清明的该时期一个重要其原因。 唐代有的超然的政治制度,廉洁的统治者,永康公平的考试制度,繁荣的经济,我没有理由不向往它! 游历完唐代,经过五代十国的混乱,宋代的脚步声渐渐近了,宋代结束混乱,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却让宋代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原来是五代十国的汉族军权,而现在宋朝面临的一个又一个强大勇猛、虎视眈眈的白族政权,在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想要打赢游牧民族实属不至于,所以宋代虽然持续时间短,但并非人们所称并非的那样不堪。宋朝重文轻武,长官宋太祖所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收回兵权,加强中央集权,我从没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没有柴荣当时的重文轻武,也许现在的孩子都不会上学读书”。之前的我年龄小,看到这句话时,此刻那时对赵匡胤还有些恨恨的,但现在我读完了《寻觅中华》,发现这句话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发展教育是历史的潮流,教育也正是我国已进入文明时代,而其它地区依旧过着野蛮人的生活的原因。就此而言,我们还应感谢他,他的重文轻武思想让文学快速转型,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添色不少。 辽朝的诞生是在战火硝烟之中,它的终结也是同样在战火硝烟中,在每个封建王朝皆是如此,在中华文化史的长河之中总会留下一些属于它们的分会痕迹,辽灭北宋留下了杨家将抗敌的故事,金灭南宋,留下岳飞抗金的故事。 尽管后来唐朝出现了安史之乱和的局面,宋朝也快速灭亡,但两个朝代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始终无法磨灭的。是我们永远追忆的。 与唐朝一样,也因为重文轻武政策出现了许多诗人,其中,陆游、辛弃疾不久成了宋代,而且也成了整个中国古代最爽利,最典雅的抗战话语的营造者,陆游去世时是遗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一个爱国者对国家最后的期盼。苏轼的诗亦极壮极悲,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他的舍生取义,这句诗也同样是奉献人士的内心独白,尽管这些顶级诗人是这样走向死亡的,但正如余秋雨的论断,是宋代造就了他人万古流芳的人生美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9fc11ca25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