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成长的几个重要阶段

时间:2022-12-01 16:18: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戏曲成长的几个重要阶段

一般的戏剧理论认为:世界有三大戏剧体系,即: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然而,前两个早已消亡了,惟有中国戏曲至今还在存活着。究其原因,可用四个字概括:早生晚熟。也就是出生的早,成长的晚。有人说戏曲是后娘养的,始终不被当政者接受,始终遭受着儒教文化的挤兑。正是这种不幸遭际,才锻造了戏曲顽强的适应能力。

在这里,笔者绕过戏曲的发生不讲,专门讲一讲戏曲发生后的几个重要成长阶段,以此来寻找一下戏曲的发展规律。

有学者称,唐宋以前的中国戏剧被称作前戏剧,之后被称作后戏剧。其实到了宋代,随着北曲杂剧与南曲戏文的融合形成,中国戏剧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改称为戏曲了。这正像是婴儿,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只是戏曲从远古时期的古巫算起,至宋代已约三万年了。三万年的孕育,横空出世,它便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茁壮的成长。

戏曲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呢?其一,他集古巫,古优,宗教仪式,原始歌舞,木偶,说唱,杂耍等多种元素于一体,产生出了综合性、写意性、程式性,时空自由,以歌舞演绎故事的独特艺术形式。它那空纳万境的太一舞台,百艺兼备的演员诗人,蕴藉抒情的歌舞动作,委屈尽情的戏剧冲突,使多少观赏者为之倾倒。其二,它有专业化的演员队伍。宋朝的都市多建立了艺术社会,这是个群众组织,很像今天的各种协会。在京都汴梁就有各种社:清言社(讲故事的);遏云社(唱歌的);雄辩社(说书的);园社(踢足球的);俳绿社(唱戏的)。另外,健全了戏曲体制,有了戏班和班主。其三,有了专业编剧。写剧本的叫书会先生。其四,有了专门的演出活动场所。两宋都市的勾栏瓦肆很多,这些场所就是现在的剧院,专供演戏用。其五,有了稳定的观众群。两宋时期,戏迷很多,他们经常出钱去勾栏看戏。其六,有了物质保障。因为有了活动场所,有了固定观众群,也就有了物质保障,戏曲可以作为一种行业而存在。

从此,戏曲这一独特的艺术,完成了他的发生过程,进入了它的成长期。

从上古时期的古巫算起,到宋金时期的形成至,戏剧孕育了约七千年之久。而哪时戏剧是帝王的宠儿。要代表神灵给帝王发号施令;可以给帝王提意见,甚至可以讥讽帝王。那是何等高的地位,何等的风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中国文化迅速成熟,戏剧有了克星。特别是孔子周游列国,推销他的政治主张:中庸之道,礼乐文化。这些东西被国民所接受,被帝王用来巩固他的皇权地位。这就与戏剧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礼记里讲的表演剧烈打斗:不知父子,假借人妻,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儒教文化讲究温柔敦厚,文质彬彬。象郑卫之音桑间濮上之音都被统治者视为乱国之音。不光儒家,墨子也提出非乐禁戏,且走到了极至。特别到了汉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家的正统思想,更是把戏剧挤兑得无立足之地。历朝历代都视戏剧为洪水猛兽,唯恐戏剧吞噬了自己的江山。到了宋代,理学盛行,有个理学家叫陈淳,他出告示列出了戏剧有伤风化的很多条罪状。

宋代大文豪苏轼为戏剧出招,提出了礼戏,就是把戏剧附加上,把它正统化。他讲:礼义,不徒戏而已矣。其目的就是想让统治者给戏剧一口气喘。

戏剧为了生存,它必须要变,变则通。在夹缝中寻找出路的流变过程中,它不得不大度地去吸纳其他文化艺术精髓为己所用。为此形成了戏而不剧,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丑中见美,温文尔雅,不杀奸臣不煞戏,欢欢喜喜大团圆的审美定式。从此,由戏剧变戏曲,其目的就是想与礼乐文化和平共生。认识了中国龙,就认识了中国戏曲。龙是个杂种,它集各种动物特征与一体。戏曲也是个大杂烩,它容各种文化于一身。这是因为戏曲是后娘养的,它不这样便不能生存。


讲中国戏曲发展史,南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从戏曲形成的宋金算起,至今已八百余年,而南戏就占了四百年。南戏是北宋末期至明嘉靖末期约四百年间,由最初温州杂剧流布南方各地而繁衍的性质类似的民间戏曲艺术的总称。南曲戏文与北曲杂剧相对称,从而形成了中国戏曲。追溯戏曲起源,就应该从这里开始,因为南戏和北杂剧是最接近现代戏曲概念的艺术。首先,南戏是要演唱的。南戏是有故事性的,其故事性是无奇不传的。

南戏在广泛的流布过程中结合各地方的语音语调,形成具有不同地域色彩的各种声腔。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号称明代南戏四大声腔的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 南戏的作品称戏文,依据著录统计约为三百种。现存最完整的,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戏曲剧本最早的就是收录于《永乐大典》里的《张协状元》。曾有人讲:研究中国戏曲就从研究《张协状元》开始。讲到南戏四百年的代表作应属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和高则诚的琵琶记。前四部被成为南戏四大传奇,而琵琶记的思想与艺术的成就最高。期间赵氏孤儿香囊记牧羊记等戏曲作品亦颇著名。

南戏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反映婚姻问题的剧目占有很大比重。

南戏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体制和文学规格。它有生,旦,净,丑,外,末,贴等七种基本脚色。其中以生旦为主体。

南戏演唱主要采用南曲曲牌音乐,曲调有引子,过曲,尾声之分。重要角色出场,采用先唱后白形式,通常先唱引子,继以一段自我介绍的独白,叫做自报家门。南戏各行角色都可以演唱。唱得方式有独唱,对唱,轮唱,接唱,合唱等多种形式。

南戏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艺术,也是流传历史最为悠久影响后世最为深远的戏曲艺术现今流传的中国数百种地方戏曲,追溯其历史渊源,不少戏由南戏递经演变繁衍而来。 1920年,我国著名学者叶恭卓先生,在英国伦敦一个小古玩店铺里,偶然见到了中国的《永乐大典》第13991卷,从中发现了现存中国最早的戏曲剧本《张协状元》。叶恭卓毫不犹豫地将他买下,带回了故土。《张协状元》的劫后余生,让我们看到了南宋时中国戏曲较成熟的形态。

该剧讲述的是:张协上京赶考,途径五鸡山遇强盗受伤,投宿古庙,幸得贫女相助,在庙中结为夫妇。婚后张协仍上京应试,得中状元。枢密使王德用想招他为婿,张协拒绝。王德用的女儿胜花小姐因此郁郁而亡。贫女知道张协中了状元,上京寻他,谁知张协嫌她貌陋身卑,家贫世薄,翻脸不认。贫女只好回到五鸡山。后来张协到梓州上任,途中经过五鸡山,适逢贫女,张协拔剑要将她刺死。贫女被人救活。后来,王德用也到梓州赴任,在五鸡山古庙中认贫女为义女。王德用到梓州去,原是要当张协的顶头上司,以报拒婚之怨的。当张协表示愿意娶他的女儿时,王德用便把贫女嫁给了他。于是夫妻破镜重圆。

从《张协状元》的故事结构看,已跳出了戏剧以张协杀死贫女而终结的悲剧框架。而是让张协与贫女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从而调和了贫富,贵贱,新旧间的矛盾冲突,颂扬了所谓才子佳人一段姻缘冠古今的审美定式。

《张协状元》全面地运用了唱念做打舞多种艺术表现手段,揉进了说唱,歌舞,杂技,武术,滑稽表演等多种技艺成分。在演出时:丝竹锣鼓伴奏,演员涂抹化妆,前台后台分明,砌末(道具)效果应备。戏剧的规定情境系由演员的表演而假定。破败的古庙,险恶的五鸡山,富丽的赫王府,随着剧中人物的唱念,动作及上下场来体现,无需舞台实景来表明。体现了时空流动而自由的戏剧观。《张协状元》在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占据着开创和全面奠定基础的重要地位。


认识了解戏曲艺术的几个重要成长阶段,不难发现,戏曲之所以不会消亡,就在于它能始终紧跟时代,随机应变。世间万物,变则通,在戏曲不景气的今天,仍然离不开一个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a749a1ff7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