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人们对于生物体的发生过程持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先成论和后成论。 所谓先成论,即认为个体发生,其所应形成的形态构造于发生之始就预先存在,待发育时则逐渐展开而形成明显的形态构造。而后成论,认为生物发生时是由简单的形态向复杂的形态发展。 关于两种观点的发展历史,经查阅资料可以得知,远在大约二千五百年前,先成论的开山鼻祖——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首先推测说,个体身上的各部分能产生各种“精液”(是“精华之液”的意思,而非现今男性之精液,内含有许多小豆状物质),幼体是亲体各部分“精液”凝合而成的,所以子代都类似于亲代。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观察鸡胚和其它动物胚胎的发生后,批判了希波克拉底之说,他认为鸡胚发生是由简单到复杂,而且发育是整体活动。但他认为这是由灵魂在支配。亚里土多德虽然没有用“后成论”这一名词来说明个体发生,但他是首先提出后成论观点的人。(孙昭.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1,9-3) 到了十七、十八世纪,显微镜发明以后,许多学者报道了很多过去用肉眼看不到的胚胎发育资料。如列文虎克看到了人类活动的精子;格拉夫看到了卵泡等。随着胚胎发育资料的不断积累与丰富,继而又引发出先成论与渐成论的争辩。先成论者认为胚体是亲体的缩影。胚体的构造在卵子(卵子派)或精子(精子派)中都是预先存在的,发育只不过是将预先存在的结构展示与长大而已。先成论的极端者认为预先存在的胚胎犹如一套大小不同的个体套叠在一起,大个体内有小个体,小个体内还有更小的个体。生殖只不过是从成套的胚胎中脱出一个最大的,这就是所谓的套装学说。(孙昭.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1,9-3) 沃尔夫用显微镜观察鸡胚,认为卵是没有组织结构的一团物质,各种结构是逐日发展起来的。他奠定了后成论的基础。冯·贝尔广泛的研究了动物胚胎之后,建立了“胚层学说”并提出了著名的“贝尔定律”,自沃尔夫以后,那种认为卵内预先存有小个体的说法,即古典的先成论受到了重创。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各种结构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已成了共识。但是,它并没有解决遗传现象,即子代为什么类似亲代的问题。(孙昭.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1,9-3) 鲍奈是十八世纪中晚期的先成论者,他反对庸俗的先成论。他认为卵内存在的不是小个体,而是产生身体中各器官的有机小点,这种小点与营养颗粒组成小网,它们决定器官的生长和个体的发育以及遗传特性。鲍奈的小点理论一方面与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的“精液”学说相同;另一方面也同后来耐格里提出的“种质”和魏司曼提出的“决定子”的观点相似。所以鲍奈的学说可以认为是古典先成论到新先成论的过渡。(孙昭.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1,9-3) 摩尔根继承了魏斯曼等人的遗传物质基础的观点,也认为这种物质是微小的粒子,但他摒弃“生殖微粒”、“种质”、“决定子”等名称而代之以“基因”。基因(gene)一词是约翰逊首先提出的,摩尔根以“基因”这个名词作为遗传的物质单位,创立了20世纪最有影响的基因学说。他指出,遗传的物质单位是基因,它呈直线排列在染色中,在细胞分裂或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分离或交换,基因也随之交换。他认为动物的一切特征都预先存在于基因,也就是说动物的一切性状是由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发育的基础是在核内预先规定好了的。变异是由于基因突变。所以,摩尔根学说属于先成论体系。特别是摩尔根学说的许多基本论点不断被现代遗传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所佐证,所以摩尔根被认为是新先成论的奠基者。(孙昭.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1,9-3) 演变至今,这场持续了几百年的世纪争论仍没有确切的结论,需要在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中慢慢揭开其神圣的面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c8e34872f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