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法定义务,纠正违法行为的相关材料

时间:2022-07-22 12:36: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4.2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2节《依法履行义务》的内容。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有:1.知道不履行法定规定的义务或作出行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2.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第二单元重点讲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本部分承接第三课公民权利的内容,在第四课第一框公民义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强调公民要依法履行义务,因此本节课以孙杨为主线,设计问题探究,使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和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2.能明白法定义务的含义并理解违反义务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能力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增强自己的分析能力,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作为一个公民,必须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决不能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增强法律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难点:能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问题导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教学活动

热点新闻:228日,瑞士洛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就孙杨药检案作出裁决:孙杨禁赛8年!

问:你知道孙杨为什么会被禁赛8年吗? 过渡:你知道孙杨获得过哪些荣誉吗?



老师展示孙杨在游泳方面获得的显赫荣誉。

过渡:但是,孙杨的人生在2018年引来转折,因为“暴力抗检”事件而被世界反兴奋剂组织起诉。

合作探究一: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播放孙杨在2018年“暴力抗检”的视频,

问:在对孙杨进行反兴奋剂检测中,孙杨和检查人员分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学生活动 观看新闻,了解孙杨禁赛事件。



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 运用社会热点新闻,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了解孙杨所获得的显赫荣誉,和他取得的巨大成就。



视频更生动直观,能引起学生的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又问:结合孙杨的例子,谈谈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什么关系? 进。权利的实现需 要义务的履行,义 务的履行促进权利过渡:201911月对孙杨暴力抗检事件在瑞的实现。 士进行听证会。



教师播放孙杨妈妈在听证会上的视频,

问:你如何看待孙杨妈妈在听证会上的表现? 学生观看视频,思

考并回答。



师: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对其禁赛8年, 定原因为:孙杨未完整配合反兴奋剂检查,学生思考,回答: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没有足够证明为何破坏检测样本。

问:结合孙杨被禁赛事件,谈谈公民应该如何统一。

对待权利和义务?

小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是指由宪法和法律

规定的强制性规

范、禁止性规范。







过渡:孙杨在2013年因无证驾驶而被拘。

合作探究二: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

教师播放孙杨因无证驾驶而被拘的视频, 问:孙杨为什么会被拘留?

师:因为孙杨没有履行法定义务。

问:什么是法定义务呢?

法律链接:教师展示《道路交通法》和《刑法》有关无证驾驶的规定,问:无证驾驶属于什么违法行为?交通肇事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师: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法定义务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规范、禁止性规范。 学生思考回答。

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孙杨暴力抗检的过程。

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听证会地过程,加深对孙杨事件地理解。

小组合作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以孙杨为主线贯穿课堂,让学生对孙杨以前的行为有所了解。



探究二: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


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违反义务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三、盘点收获

四、达标测试



板书设计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积极参与,归纳总结。 学生独立完成。

帮助学生巩固核心知识点,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学以致用

1.学生独立完成 2.展示交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d25fad8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