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伦理困境

时间:2023-03-02 01:23: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伦理困境

作者:郭润

来源:《商情》2015年第27

[摘要]: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理念,以实现社会正义为己任的专业和职业。其最初是随着西方工业化进程而产生的,受社会分工的影响,产生了失业、贫困、人际关系冷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则促进了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和职业的产生。我国的社会工作是从西方引进,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在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受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原则和实务技巧以及价值观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工作 本土化 伦理困境 一、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纵观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快速发展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冲击,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从社会工作的教育、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育、社会工作的实务来看内陆地区的社会工作现阶段的发展就是紧随西方社会工作的步伐。从社会工作的教育方面来看,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中的一系列理念、原则以及实务方法都是照搬西方的,这也导致我国内陆地区社会工作人才实务技能普遍偏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普遍的认为上课的内容不贴切他们自己首先感到对社会工作很迷茫,在实务过程中更是难以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转化过来;社会工作人才的流失尤其是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是社会工作发展的一大瓶颈,而社工流失的一大原因就是存在感的缺失;社会工作的实务的开展也相当的困难。综合来看以上的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就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的问题。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定义

在国际上社会工作本土化是这样定义的: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就是讲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则是这样定义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本土化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它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本土化不但强调外来者对它所进入的社会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而且特别强调后者的主体性,即它是站在后者的立场上来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原因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趋势和要求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工作在我国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要建立适应本土社会实际环境,也就是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本土特征的专业知识、技巧的传递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程以及本土专业价值培养与塑造的过程,并且异能应用于本土实际为目标,建立适用于本土的专业理论。

1、中西方文化及逻辑的差异使得社会工作本土化成为必然

西方基督教伦理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来源,且以个人主义为基础,是建立在个人权利的至高无上的基础之上的,与个人的权利和利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与之相反我国社会传统则是强调整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在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整体利益。差序格局就反映出我国家是以血缘和亲属关系作为一个人主要的社会系统。这就说明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等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不可以直接运用在我国的社会环境中。 2、中西求助理念的差异

在我国社会个体的求助模式是由内而外的,也就是在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社会成员首先求助的对象是其亲属,很少直接向社会求助,再加之受中国传统面子以及家丑不可外扬观念的影响,更加少有社会个体向社会机构或家族意外的系统求助。而西方社会则恰恰相反,他们更加倾向于向求助而不是求这源于西方的个人主义以及对权益和契约的重视。

二、本土化过程中的伦理困境

社会工作的本土性就决定了其实践就必须满足于当下的社会文化脉络,但回顾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研究中,伦理议题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伦理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角色与义务冲突引发的伦理困境

在社会中每人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种角色对应承担不同的义务,人们对于不同角色的期望也不同。角色冲突分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前者是指不同个体由于角色上所产生的利益、期待没有根据其角色规范做所产生的,后者则是指一个人同时扮演多重角色时所产生的冲突。而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引发伦理困境的往往是角色内冲突。 (二)利益冲突引发的伦理困境

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与机构、服务对象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利益冲突。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的利益冲突在中国人情文化下更显的明显,服务对象为了表达对社会工作者的谢意和感激之情可能会送一些东西给社会工作者,也有可能服务对象认为送了东西社会工作者就会对他照顾,而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定是不可以的,但他拒绝对于服务对象就可能会被理解为是工作者对他不关心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忠诚引发的伦理困境

这里也涉及角色问题,首先一位社会工作者首先是要为他的案主服务,他要对案主忠诚,他又是机构的雇员也有义务对机构忠诚为机构负责,也包括对他同事的忠诚,再者他又是社会公民,他要忠诚于国家的道德和法律。而当这几种忠诚其中有两种以上的忠诚出现冲突时则社会工作者就会陷入伦理困境之中。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应对伦理困境的措施 (一)总结整理本土的实务经验,并将之上升为理论

近年来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如雨后春松,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不乏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反思也有在去尽量的本土化,做了很多但是由于及时的总结的缺乏可能会导致一些很重要的本土化的实务经验的流失,实务经验是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潜在的一大资源。我们应当重视这些本土的实务经验,及时总结反思并将之上升到理论层面。 (二)有选择性的借鉴和创新

社会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伦理困境一方面是共通的是在其他地方也会出现的,但另一方面是跟本土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植于西方背景的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理念应用在我国的土地上有个文化适应的过程,且由于文化根本上的差异性所以伦理困境的出现和存在是必然的。鉴于此,在对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经验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文化文化背景有针对性的借鉴,并在结合我国特有的文化进行改造和创新,建立具有我国本土化特征的一些经验和操作指南。 参考文献:

[1]Dr.MariaDr.Liu Meng.中国妇女的自我概念与社会工作本土化.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5.

[2]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2.

[3]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d3824e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