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思考

时间:2023-03-26 04:23: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思考

作者:刘晓莉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10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类的健康意识也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条件,而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是实现公共卫生高质量的前提。基于此,本文简要叙述了公共卫生与公共卫生人才的概念,并思考了现阶段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中的问题,着重讨论了我国高校应该如何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

关键词: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硕士 公共卫生课程 一、引言

目前,科技发展不断加快,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引发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人类健康也受到了更严重的威胁。公共卫生的职责是保护人群健康、防控疾病,因此其地位在当今社会不断提高,如今公共卫生已经被各国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近年来,我国也积极研究公共衛生体系,并开始培养公共卫生人才,但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

二、公共卫生概念与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1.公共卫生与公共卫生人才的概念。公共卫生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变化,但总体上讲,它涉及一切与人体健康和疾病有关的问题,是利用综合资源保护人群健康的过程。高质量的公共卫生体系可以控制疾病发生与传播,组织民众解决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公共卫生在各国都被视作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公共卫生人才是人们生活中健康防护的主要负责人,其主要工作是负责在公共卫生领域帮助人们预防疾病,对人们实行健康教育等,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可以强化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效果,为人群的健康更添加了保障。

2.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我国现阶段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2.1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符。受传统教育影响,公共卫生的教育目前也处于封闭状态,目前所应用的公共卫生教学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学生在这种教学体系中无法掌握尖端的公共卫生知识,并且多数知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无法动手操作,因此目前的教学体系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公共卫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缺少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公共卫生知识后无法灵活运用,应急能力差。


2.2教学内容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传统的公共卫生教学以预防医学课程为主,而预防医学课程是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所以这种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以人为工作对象的公共卫生要求了。而且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应具备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综合知识及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教学多数以医学为主,显然与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不符。 2.3教师经验不足与学校不重视。公共卫生是一种应用学科,所以教师的实践经验对学生培养十分重要。目前我国从事公共卫生教育的教师多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讲课内容仅限于书本,而且这些教师具备的知识多为医学知识,无法满足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使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当下公共卫生的要求。 三、如何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

1.教育观念的改革。为适应当下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今的公共卫生人才必须同时具备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因此为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相关学校要对教育观念先进性改革。

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要以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会对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都产生影响,而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时,培养目标要符合社会形势与人才需求情况。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以三个部分为主:以公共卫生核心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为主体的知识领域;以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处理应急问题能力为主体的能力素质领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坚定意志为主体的情感价值领域。既要注重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现代公共卫生建设需要公共卫生领域外的多种知识,所以在公共卫生硕士招生时学校应注意不只局限于医学领域,而是应该招收各个学科背景的人才,包括公共卫生实验时选址建造时需要的建筑方面的人才以及公共卫生危机公关方面的社会学人才等。

2.教学体系的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还要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科学的教学体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方向培养应用型与复合型的公共卫生人才。 2.1要对教学模式作出调整。教学模式应该分为四个模块,包括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应急能力培养。基本技能培养注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综合能力培养以综合性实验为中心并让学生自主设计课题分析问题;创新能力培养主要结合社会服务项目与学生兴趣开展创新性实验;应急能力培养是通过学生实践与案例分析加强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问题的处理能力。

2.2要对教学内容作出改革。在教学时应以实验性教学为主,减少理论学时,增加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项目,并不断提高实验项目的拓展性与创新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急能力。同时学校应多与社会上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以提高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如广东省CDC与高校共同建立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将公共卫生硕士送到CDC中学习,并聘请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作为这些硕士生的导师。

在课程选择上,学校也应该设置核心课程、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三个模块。公共卫生的核心课程如《环境与健康》、《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要求学生必须完全掌握。专业课程可以分领域开设,每个领域侧重点不同,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课程,提高所学知识专业性。选修课程需要加入一些公共卫生学科之外的课程,如社会学经济学,加入这些选修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工作中与社会接轨更快,实践能力更强。此外学校还应该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开展一些讲座,或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调研,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3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时要以自主学习、实践性学习、创新性学习为主,在教师讲解知识时应多引用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在授课时也应以启发性教学为主,让学生自主讨论研究出答案,全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师资队伍的调整。教师是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为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相关学校应该调整教师的团队结构。我国目前从事公共卫生教育的教师多数是医学专业出身,如果在这些教师中加入一些其他领域的优秀教师,公共卫生的教育就会更全面,培养出来的公共卫生人才素质也会更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教育还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由分析可知,我国部分高校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教学体系做出改革,在教师队伍中加入各领域的优秀教师综合师资团队结构,实现了我国对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覃耀春.浅谈公共卫生人才培养[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 4197-4198+4201.

[2]肖海燕,李菲菲,向浩,龙璇,陈华,毛宗福. 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02):98-10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e7f3c6ef3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