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文学常识 中国“二十四节气”应用成功。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文献知识。请阅读以供参考! 二十四节气的说明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是始于春天的节气。 雨水:每年2月19日或20日,冬天到了春天,气温开始上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加,但冷空气活动还是很频繁。 惊吓: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意味着冬眠土壤中的冬眠生物在冬天开始活动。蜇伤前后,又冷又暖,气温和风变化很大。 春分:每年3月20日或21日,太阳直射赤道,昼夜长短几乎相等。我国广大地区的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期。 清明节: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升高,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4月20日或21日,降雨量增加,有利于谷物的生长。 长夏:每年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旺盛。 小满:每年5月21日或22日,小麦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莽种: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移至黄经75度时。小麦和其他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集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北,日长,影短”,故称“夏至”。 小暑热:每年7月7日或8日,暑热进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夏季酷热:每年7月22日或23日,大约在伏特中期。这个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但也有不正常的年份,其中“夏热不热”,雨水较多。 秋初:每年8月7日或8日,植被开始结果,是收获季节。 暑假: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暑假”意味着结束。当暑假即将结束时,天气会变得凉爽。由于是秋收,降水非常珍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阳光直射点明显向南移动,各地气温迅速下降,天气凉爽。夜间,接近地面的水分在植被上形成白露,故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阳光直射的点返回赤道,形成等长的昼夜。 寒露:每年10月8日或9日。这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北半球气温持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一股浓重的寒意,故名“寒露风”。 初霜:每年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恰逢“初霜”节。霜冻对种植庄稼非常有害。 冬季开始: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小雪:每年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力量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中出现雪花,但这是第一个降雪阶段,降雪量小,次数少。黄河流域降雪多发生在“小雪”节气之后。 大雪:每年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的直射点正在逼近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每年12月22日或23日,太阳几乎直接打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形成南至、短至、长日落,成为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冬至过后,北半球白昼变长,气温持续下降,进入年平均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感冒:每年1月5日或6日,气候开始变冷。 大冷:每年1月20日或21日,算九次重感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日历是阳历,而中国人使用农历,也称为夏历,对应阳历和阴历。它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节日,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如同 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所需的时间来计算的。这个星期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以365天为一年,每四年设置一个闰月,将原来的28天的二月增加到29天。 农历以月亮的圆为周期,大致是29天12小时44分4秒。所以大月份30天,小月份29天。真正的农历一年只有354天,比阳历少11天。为了使其适应冷热天气变化的周期,每两三年要增加一个月,称为“闰月”。因此,在中国古代,“目前,在科学的指导下,闰月的设定更加准确。 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代和春秋时期就使用了“土归”日像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表气候的演变顺序,将整年划分为二十四等份,并将每一等份命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立春,下雨,蛰,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忙中,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夏热,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微寒,严寒。每个节气间隔半个月左右,分为十二个月。月初称节气,月中称“气”,意为天气、气候。 二十四节气指出,气候变化、降雨、霜冻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观察和探索天文、气象、气候的结果,对农耕有着非常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一般更适合黄河流域的农耕活动。 自西汉以来,历代使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根据节气安排农事,进行播种、田间管理、收割等农事活动。几千年来,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日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ed4cca833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