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视角看NAME地区政权革命

时间:2023-04-19 18:28: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地理视角看NAME地区政权革命

作者:叶先进 徐海龙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2年第11

2011年初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引导的一场政权革命,其多米诺骨牌效应更是波及北非、中东地区(以下简称NAME)的多个国家(表1),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1 中东、北非地区(NAME)各国动荡的现状

已发生抗议的国家★ 已发生骚乱的国家☆

从本次风波事件来看,NAME地区的国家将进入内部纷争加剧的多事之秋,目前整个动荡局势还在延续,去年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彻底倒台;叙利亚国内持续近一年的骚乱,反政府势力日益增强,是当前国际政治的瞩目焦点。值得注意的是NAME地区政权革命都有欧美西方势力与阿拉伯世界角力的缩影。由此产生一个问题,阿拉伯世界为何频频成为外部强权打击的对象?

一、石油惹的祸是促使动荡的诱因

中东地区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资源,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世界上的19个大油田中,这一带就占了14个。石油储量约占全球的58%,达500亿吨之多,石油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38%。这里的原油约70%用于输出,每天外运的原油达200万吨,占世界石油总贸易量的60%。北非石油发展前景十分看好,至2008年,探明石油储量已近630亿桶,利比亚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七位,是北非重要的产油国,石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苏丹1999年开始生产石油,目前日产量已达30万桶,并计划把日产量提高到50万桶;突尼斯也是北非的一个很有远景的油气区。一旦NAME地区石油供应中断,美国和欧洲恐将陷入油荒状态,所以欧美强国始终控制该地区的石油生产和出口权,迫使NAME地区的国家形成发展石油为主的单一经济,从而使这些国家普遍比较贫穷,经济形势严峻,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和通胀率都比较高(表2),成为这次茉莉花革命的导火索。 2 NAME区域主要国家经济指标(数据来源:Bloomberg

二、民族矛盾与部落冲突是动荡的内因

中东历来是世界民族热点之一,其民族构成复杂多样,形成极为尖锐的民族矛盾。近年来,中东主要民族争端多进入政治解决阶段,但民族和解之路依然漫长曲折。民族构成其主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族矛盾,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结合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民族众多,主要有阿拉伯、土耳其、波斯、库尔德、犹太等10多个民族。复杂的民族构成,加之历史上形成的恩怨等多种因素,使得中东地区民族问题十分尖锐。主体民族间的矛盾与冲突主要有: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矛盾是中东民族问题的核心,是最为重要的民族矛盾,是中东地区半个世纪战乱频仍、动荡不安的总根源。194711 29日,联合国通过分治决议,使阿拉伯与犹太人长期的矛盾演变成阿以之间半个世纪的冲突。当今阿以问题主要指巴勒斯坦问题、叙以和黎以问题以及以色列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实现和平和关系正常化等问题;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在历史上曾多次兵戎相见,积怨甚深。当代矛盾主要表现在领土纷争(主要包括阿拉伯河主权、霍尔木兹海峡及大小通布岛、阿布穆萨岛等问题)和宗教纷争(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纷争)两个层面。另外,中东和北非地区实际上还没有进入有明确国家理念的社会阶段,部落和氏族公社是当地人民主要的社会组织,还存在着众多部落纷争。再加上中东和北非地区已经历了殖民时代和去殖民的两个时代,在西方殖民势力的干预下,拥有了一种和西方同步的国家组织。这种国家组织基本上是世俗化的,反对政教合一。当宗教势力迅速扩张,教权膨胀,势必对王权产生一种必然的制衡,进入教权和王权争夺民众的时代。因此,今天的中东和北非的民众动乱,虽然假借自由、民主的旗号,但是其本质还是教权和王权之间的博弈。突尼斯也许是一个例外,但是在埃及,教权的势力扩张就很明显。利比亚的博弈,其实也隐藏了这样的博弈,因为部落通常不喜欢王权,教权对他们的伤害较小。号召自由和民主,显然对王权的伤害更大,因此而获得教权势力的普遍支持。西方世界希望的是一种在世俗王权的统治下,宗教信仰和平共处的社会格局。但是,很明显,穆斯林的宗教观却是单一宗教的教权统治,异教徒不被容忍。民族矛盾与宗教、部落冲突等矛盾相交织,为西方列强借助地缘政治分而治之创造了很大的利用空间,对地区局势乃至世界稳定构成威胁。

三、地缘政治是解析NAME地区政权革命的总钥匙

中东地区之所以持续动荡,阿拉伯国家之所以频频沦为西方欺凌对象,与中东地缘政治版图破碎化直接相关。在国际政治中,核心国家缺失导致地区动荡,核心国家的解体,一般都意味着混乱和灾难。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其除了与欧洲基督教国家、东部的萨珊帝国偶有冲突外,内部各民族、宗教间一直保持高度和谐。奥斯曼帝国作为一个核心国家的长期存在,保障了中东的秩序与和平。削弱对手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分裂领土,使其永久性失去国力增长的基本前提。奥斯曼帝国解体后,最终被分裂为22个阿拉伯国家、这些国家彼此实力相当,谁也难以发挥支配性,形成谁也吃不掉谁,但谁也不服从谁的局面。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无力阻挡以色列在中东建国,由此使中东增添地区动荡的永久性因素。阿以冲突是中东地区历时最久的地区热点,双方冲突不断是导致中东动荡不定的最主要因素。而所有这些问题的开端,就是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建国。西方当初怂恿犹太人向中东移民,本来就有掺沙子搞乱阿拉伯世界的用心。但阿拉伯世界由于国家林立,内部矛盾众多,因此在对抗以色列问题上各怀心思,难以形成合力,使以色列最终由弱到强,成为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安全威胁。在敌人面前,阿拉伯人没有统一的国家,只有几个小朝廷、几个集团,而不是统一意志的民族整体。迄今,第三世界的其他两大地缘破碎地带——非洲和东南亚,已分别通过非盟和东盟地区性组织,很大程度上实现地区联合,而中东至今没有地区性政治经济组织,即使囊括所有阿拉伯国家的阿盟,内部凝聚力也不断弱化,从而使阿拉伯世界始终难以摆脱动荡、孱弱的状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历史上,英法曾仰仗庞大殖民地的供养,长期称霸世界,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使英法很快沦为美苏角逐的配角。冷战时期,美苏争夺的重点同样在中间地带。冷战结束后,美国变本加厉,其先后发动的几场战争,全部是在欧亚大陆几大力量极(欧盟、俄罗斯、中国)之间的广大缓冲地带。阿拉伯世界因地缘和资源地位重要,最关键是自身缺乏防护能力,因而更成为西方觊觎和扩张的主要区域。去年利比亚成为西方猎杀的对象,正是因为其资源丰富(石油储量非洲第一,世界第七),国际处境孤立,利比亚政局动荡。而现在叙利压成为瓦解的对象,目的是为了打击阿拉伯民族家族式稳固的政权模式,对伊朗政权起到震慑作用,从而加速阿拉伯世界地缘版图碎片化及引发新的内讧,为外力介入提供契机,最终控制整个NAME地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0942a0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