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产业链问题的理论研究述评

时间:2022-12-24 12:2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国内外产业链问题的理论研究述评 1.1关于产业链的定义及其生物学解释

随着产业链整合案例的频繁发生,也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与实践界对此问题的注意,他们也曾经对产业链下过各种定义。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1基于微观角度的产业链定义。任保平(2005)认为[3],产业链从微观上来说是指一个企业的供应链,是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相关产业中的企业而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蒋国俊等(2004)提出[4],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由在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或国际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2基于价值网络的概念。哈里森(Harrison)认为,产业链是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3)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角度的定义。郑

[5]

学益(2000)认为,产业链就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的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资本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的链条。这样,一个企业的单体优势可以因此得到加强,从而转化为一个区域和产业的整体优势,形成一个区域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自从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贝里(Anton de Barry)提出共生概念后,被范明特Feminism、布克纳(Phototoxic)发展完善,这一生物学思想很快被引进到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问题和现象中,并作为解决某些经济和管理问题的理论指导。共生指的是不同生物属种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它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组成。我们认为,从生物共生进化理论看,产业链更像是一个企业生态共生体,它是由共生单元(企业)共生环境(企业之间流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以及共生模式(企业之间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企业之间的作用方式,强度,也反映它们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关系。)产业链各环节上企业有如在一个企业生态系统中的共生生物,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它们共生、共存与共惠。具体地,产业链是指由某一主导企业倡导的通过某种契约达成的能满足最终顾客需求的相互有机融合的企业共生体,它是由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构成的企业共生价值系统,如图2所示。

供应商 企业 渠道商 顾客

价值链 价值链 价值链 价值链



2 完整的产业链模型

12产业链整合的重要意义及其实证研究

在早期,企业关注的是纵向一体化的实现,即企业通过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业采取自建、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以达到对上下游制造资源和销售资源的控制,以获取期望的效率和反应能力。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有效的。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企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进行竞争。大而全、自给自足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已丧失了竞争力,取而代之的是跨行业、跨地域的“横向一体化” (Horizental Integration)的经营模式,即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上,其他非核心业务外包(Outsourcing)合作企业完成,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企业经营战略从纵向一体化转向横向一体化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企业能够根据内部资源的特点,去发现、选择和利

[3]

任保平,洪银兴:新型工业化中经济效益提高的途径:一种产业链视角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1月,第4754页。 [4]

蒋国俊: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04年第1期,第3638页。 [5]

郑学益:构筑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J,福建改革,20008月,第1415页。


用外部资源,从而对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加以整合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6]

[7]

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导致产业链的整合产业链整合有助于提升基业核心竞争力,改善企业绩效。为了增强整个产业链条的竞争力,并且使每个加盟企业都能受益,就必须加强对产业链的构成及其运作的研究,由此产生了“产业链管理”(Industrial Chain Management这一新的课题。众多的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伊让和库帕(Ellramand

Cooper,1993)认为,产业链管理就是为了让整个系统获得最高的绩效,而对从供应商开始到最终用户的整个网络的分析和管理。在产业链管理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快速响应”(Quick Response,QR)和“有效的消费者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eponse,ECR)QR1985年由美国著名的流通咨询公司克特·萨尔蒙公司(Kurt Salmon Associations,Inc.)提出的,并在纤维生产商、服装生产商和零售商三方的合作实践中得到了完善。QR提倡的是零售商和生产厂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享信息资源,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等信息技术,进行销售时点以及订货补充等经营信息的交换,用多频度小数量的配送方式连续补充商品,零售商通过电子支付系统(EFT)向供应方支付货款,从而建立起能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快速响应的机制。ECR指的是一个由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产业链组成各方相互协调和合作的产业链管理系统,系统的目的是更快、更好和以更低的成本满足消费者需要。ECR提出了产业链管理的四个核心战略,即有效的店铺空间安排(efficientstoreassortment)、有效的商品补充(efficientreplenishment)有效的商品促销(efficientpromotion)和有效的新商品导(efficientnewproductiontroduction)作为产业链管理的经典理论,QRECR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即产业链各方通过推进真诚合作来实现消费者满意和基于各方利益的整体效益最

[8]

大化。

冯炳英(2005)提出了企业要重视产业链的整合[9],企业控制上下游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的重要性,论述了产业链整合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消除市场压制、发挥产业协同效应、促进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以及优化资本配置等。曾永寿2005对产业链化现象进行了研究[10]

,指出产业链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并对产业链的概念及产业链化现象及其原因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剖析,并预测了产业链化条件下的市场竞争。

朱毅华,王凯(2004)以产业链理论与文献为依据构建了农业产业链整合绩效模型,并对南京市106家龙头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利用信度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有效性检验的基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1)产业链的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是高度相关的,较高的产业链外部整合水平建立在较高的内部整合水平之上,在实施跨组织边界的产业链管理之前,各环节必须在内部整合上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2)龙头企业的内部整合显著影响加工企业的绩效,这说明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内部协调和物流职能的整合可以有效地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说明南京市龙头企业的内部整合还并不充分,有着较大的空间。(3)产业链外部整合与协调影响加工绩效和供应绩效。(4)产业链的上游供应绩效显著正向影响加工企业绩效,这说明产业链上游供应绩效的提高,如准时交货、交货可靠度及品质绩效的改善会影响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绩效。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产业链整合的必要性,对于任一产业链企业营运的成功,上下游环节的相互支持是必要的。[11] 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产业链整合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核心企业

6][7]

盛宇华,潘持春:供应链管理及虚拟产业链(M科学出版社,200410月,第139140页。 魏农建:产业链整合与中小企业经营策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3 年第2 ,6

9页。

[8][9]

曹芳,王凯: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农业技术研究,2004年第1期。 冯炳英:企业要重视产业链整合(J,经济论坛,200413期,第4851页。 [10]

曾永寿:产业链化现象探析(J,上海商业,20053月,第4143页。 [11]

朱毅华,王凯:农业产业链整合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第8589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15606fe75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