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 齐峰 [教材简解] 本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八年级上册,本套教材是在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组织编写的,本套教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课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沐浴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交涉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有特色、让广大师生满意的新的教材体系。 [目标预设] 1.学习使用浏览和细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2.理清课文思路,弄清说明顺序。 3.通过对文章语言的朗读,体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和语言特点。 4.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梳理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指导学生细读课文并朗读,体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和语言特点。 3.通过对文题的分析,理解文中作者表达的内涵。 [设计理念] 通过第五单元前面两篇教读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这些学习重点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自读课文《蝉》又使学生对说明文的多样性有了一些了解,因此在本文的教学上主要运用快速阅读、细读和朗读的方法,感受并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设计思路] 1.教学时间:1课时。 2.导入新课。 3.整体感知,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5.分析课文内容,朗读并体会文章的“繁华”景象。 6.结合对文题的分析,体会课文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三篇说明文,从前三篇的题目上我们能够直接就发现说明对象分别是中国的石拱桥、苏州的园林和蝉,那我们读完这篇文章以后知道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吗?(学生齐说:清明上河图)对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国宝级的名画,今天我们一同学习这篇文章,了解这幅传世佳作。 二、整体感知,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已经要求大家做了预习,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效果怎么样。请一位同学将老师之前布置的课前任务,概括的段意给大家读一下。(播放幻灯片)边读我们1 边听,看他概括的够不够准确,如果有不准确的地方再找同学来帮他补充。 (先请一位学生进行概括,如果不够准确再找学生进行补充,教师最后进行点评并展示提前概括的内容。) 各段内容展示: ①交代了《清明上河图》产生的时代背景。 ②介绍作者张择端的生平和创作原因。 ③从整体上介绍《清明上河图》画作的内容。 ④详细地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作的内容。 ⑤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三、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1.课文的内容相信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了,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来做一个活动(展示幻灯片),说一说本文是如何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画作的?提示:说的时候可以结合我们刚刚对全文各段内容的概括进行解说。 (学生先互相间进行解说或自行解说,然后再找学生进行讲解,最后展示幻灯片。) 展示内容:先从画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写起,进而详细说明画作本身,最后介绍画作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教师讲解:从刚才的讲解过程中,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在整体上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提示:内涵——内容——价值,逻辑顺序) 板书:逻辑顺序 2.除此以外,课文的第四段也有着自己特有的说明顺序。现在大家再看看第四段在介绍《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的主体内容上,有时采用怎样的顺序?(幻灯片展示) (老师提示:会读书的同学应该很快就能发现,因为这一段中有几个关键词。大家一起说,“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那这又是什么顺序呢?空间顺序。) 板书:空间顺序 四、分析课文内容,朗读并体会文章的“繁华”景象。 1.刚才的活动同学们完成的很好,下面老师又想想出来一个活动。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梦回繁华”,这里的“繁华”都有什么意思呢? (先请学生进行解释,老师再进行补充,最后总结:经济很繁荣、社会发展景象是盛大的、画作的内容也很繁多。) 2.大家下面就来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能够出这些“繁华”?(播放幻灯片) (学生找到后找人回答,并指出说明方法。)(板书:摹状貌等说明方法) 3.老师也找到了几句,看看和同学们找的一样不一样。(展示幻灯片) 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 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 4.这些句子中都从哪些词语上能够体现这些“繁华”的景象呢? (先找学生回答,并解释,教师再补充。如:“巨大的”、“舳舻相接”表现船又大有多,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1c21ccb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