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破阵子》 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淳熙十五年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辛弃疾不仅是词人,还是一个爱国的将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和诬陷。 其实除了主和派的排斥,也包括辛弃疾自身的经济问题。淳熙八年,辛弃疾在江西安抚使任上,又一次被劾罢官,于是不得已在上饶闲居达20年之久。《破阵子》是辛弃疾寄给好朋友陈亮的一首词。辛、陈二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词中回顾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起义军抗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雄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对不能收复中原的悲愤心情,是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凝聚而成。 注释: ⑴破阵子: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出自《破阵乐》,后用为词牌。 ⑵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南宋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人。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结为挚友。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 ⑶挑灯:把灯芯挑亮。看剑:抽出宝剑来细看。 ⑷梦回:梦里遇见,说明下面描写的战场场景,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角:军中乐器,长五尺,形如竹筒,用竹、木、皮、铜制成,外加彩绘.名目画角。始仅直吹,后用以横吹。其声哀厉高亢,闻之使人振奋。 ⑸八百里:牛名。《世说新语·汰侈》载,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牛,叫八百里驳。分麾(huī)下炙(zhì):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麾下:部下。麾:军中大旗。炙:切碎的熟肉 ⑹五十弦:原指瑟,此处泛指各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 ⑺沙场:战场。秋:古代点兵用武,多在秋天。点兵:检阅军队。 ⑻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良马名,一种烈性快马。相传刘备在荆州遇险,前临檀溪,后有追兵,幸亏骑的卢马,一跃三丈,而脱离险境。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⑼霹雳:本是疾雷声,此处比喻弓弦响声之大。 ⑽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君王天下事:统一国家的大业,此特指恢复中原事。 ⑾赢得:博得。身后:死后。 ⑿可怜:可惜。 【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的开头两句从现实写起,情景交融,紧扣住文题中的“壮”字。其实,辛弃疾此时已经被官府罢职,然而词人目睹国家被金人侵占掠夺,满心忧愤,只有借酒消愁。醉酒之时,词人端详着心爱的宝剑,幻想能够马上奔赴战场杀敌立功。“挑灯”、“看剑”是词人连续的两个动作描写,灯光与剑光相互交融,仿佛透射着一种壮烈气氛。可见他抗战杀敌的愿望是多么地强烈!恍惚中,词人又好像再一次冲进了那厮杀激烈的战场。在迷离醉态中,词人又听到了军营里召唤战士出征杀敌的号角响成一片。“梦回吹角连营”振奋军心,渲染了一种壮烈的氛围。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是词人在醉梦中的场景,是一种想象梦幻之境。官兵与战士共同分享美味的牛肉,养精蓄锐,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军乐队奏出雄壮的战歌,为战士鼓劲加油。这两句渲染了一种战前的紧张气氛,将士们同甘共苦,一起分食那些烤熟的牛肉;他们铠甲发亮,雄姿英发;乐队奏响雄壮的战歌。我们仿佛看到威武如山的军营里,刀枪林立,战旗飘扬。这场面是何等壮观热烈,令人动容! “沙场秋点兵”,让人感到部队的气势与军威,这是出发前的最后准备。秋高马肥,正是用兵杀敌的好时节,战场上正检阅部队,准备长驱出征。短短五个字,再现了词人立马阵前指点江山的无畏形象。 词下片承接上片的词意来写,把壮怀激烈、奋勇杀敌的壮志推向高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233b769f4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