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苏武传》中的鸿雁传书说起 作者:朱彦明 来源:《课外语文·上》2019年第02期 【摘要】鸿雁传书,源远流长,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鸿雁传书,青鸟传 书,鲤鱼传书都是古代社会,空间阻隔,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产物。书信是古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甚重。 【关键词】古代;鸿雁传书;书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第三册《苏武传》中有一段文字:“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读到这里,学生疑惑了:原来鸿雁传书是谎言?可为什后人却深信不疑?为什么会成为千古美谈,而鸿雁成为书信的美称? 这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教,然后知困”,信矣!课后,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了一些相关知识,现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鸿雁传书,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大雁是人们深爱乃至崇敬之鸟。《周易》渐卦六爻皆取象鸿雁: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鸿渐于陆,鸿渐于木,鸿渐于陵,等等。渐卦纵卦为归妹,有女归之义。说明早在西周初年雁已经是婚姻生活中的象征和信物。古人仰观俯察,从自然中参悟人生之理。大雁,木落南翔,冰泮北归,其群有序,动不失时,南北有信,是诚信之鸟。大雁,长幼有序,唯恐失群,娶不再偶,是贞洁之鸟。因其诚信坚贞,所以婚礼下达,纳彩用雁。而大夫见面,也以雁为贽。 以鸿雁入诗,源于《诗经》。《小雅·鸿雁》有:“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时万民离散,不安其居,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自叙悲苦,所谓哀鸿遍野,民不堪命。人们哀苦无告,只好托之于鸿雁这种灵性之鸟。这样,很自然地鸿雁由人们日常生活的“伙伴”,进而成为诗歌的意象。 虽然,在汉代以鸿雁传书入诗,仅仅是惊鸿一现,但经千年沉淀渐次成为诗坛大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诗人在北朝做官,出使南朝陈,历久不归。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仍未回家,家国之怀一寄于此,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南宋词人李清照更是钟情于此典。“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年轻夫妻,分居异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锦书来时,喜出望外,怎奈月圆人未圆,甜蜜而又痛苦。“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e00e3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