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的盲点

时间:2023-04-30 14:23: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我认知的盲点



小张是公司个性最强的人,午饭时间,不管是谁在说话,她都能插得进嘴,然后讲一长串关于她的轶事。小方提到一部电影,她马上插了进来,大谈特谈她在一个朋友的婚礼上看到伴郎长得特别像明星钟汉良;莫莉讲到她儿子毕业的事,小张马上抢过话头,讲了十五分钟她女儿的家教老师……



在众多同事里,小张有点惹人烦,但她以为自己的话题与谈话技巧能招来一致好评。其实小张的问题出在了自我认知盲点上,这种影响别人的习惯已经成为她性格的一部分。她并未意识到自己在交谈时产生的消极效果,而这已经导致她与同事之间的隔膜。



由小张的例子可以看出,自我认知的缺乏会导致社会关系的不和谐。性格上的自我认知与一个人对生活习惯、生活态度的理解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中,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或不同的方面,都存在自我认知上的盲点,只不过是多少的区别。假设能弄清楚自我认知盲点产生的原因,那么或许更有可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些典型自我认知存在盲点的案例都是由于性格上的缺陷造成的,比方高度自恋的人格是由于高估了自己的成就、受欢迎程度以及吸引力。但实际上,自恋的人通常是比较自卑的,只是他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自恋的人都会下意识扭曲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导致自我认知才能缺失。



许多研究说明,自我认知的盲点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它是人们达成目的,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障碍。很多人从小就知道,在别人说话的时候随意打断,是非常无礼的表现。尽管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还是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很热衷交谈,当别人阐述自己观点时,他们喜欢打断别人,议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往往会遭人厌烦,大家根本不愿与其交流,但越是不想和他们说,他们越喜欢参加到谈话中来。




从开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从青春期的自我中心阶段到成人期的人际自我互动阶段。在自我中心阶段,青少年感觉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在观察自己的表演,自己的感受永远是第一位的,最值得关注。他们过分关注自我内心的感受而误以为周围的人都不大理解自己,所以也就不大能去照顾别人的真实感受,并且他们往往会曲解别人,以为大家都在对自己指手画脚,品头论足,所以,自我中心化的说话方式成了他们的一种自我防御与保护机制。



小张很可能是没有完成从青春期自我向成人期过渡的阶段,她的自我同一性在开展中受挫,所谓的自我同一性混乱是指:没有在社会中找准自我的角色,自我认同不良的心理焦虑导致他们不断在与别人交谈中打断别人,不断重复青春期的那种自我防御的谈话机制。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不断地调整在社会中的自我认同机制,到达一种良性的认同,同时,当要打断别人时,提醒自己多给别人一些表达的时机,并从中找到自我开展的资源,实现人际双赢。假设在生活中遇到这类人,可以多给他们一些自我表达的时机,让他们把自己的观点谈详细,然后用语言暗示他:如今我可以说了吗?〞你也可以好心提醒他:希望我说的时候,你先不要插话,好吗?〞这种方式会提醒他调整自己的人际沟通方式,到达与别人更顺畅地交流。



欢迎访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22899b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