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上9课《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赏析题

时间:2024-02-23 06:58: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4题。 杜甫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破”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深”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山河 草木花鸟

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已)(感时忧国、思家念亲) 5.请简要说说作者是通过写怎样的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作者通过长安城内的破败之景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心境。抒发了对山河依旧,世事全非的沉痛心情。 6.《春望》紧扣一个字,感情细腻感人。的内容是: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中所想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7.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8.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 忧国思家的感情。

9.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从结构和对比手法两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结构:对仗工整; 对比:国破的衰败与城春的生机作对比,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更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虑。 11.国破山河在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12.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14.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答:意思是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为别所恨,即便是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感时表现了诗人忧国的情感,恨别表现了诗人思家的情感,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溅”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14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三月”,可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1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深切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都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16.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1分,意同即可)

17.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迷蒙(朦胧、迷茫),冷寂(凄冷、悲凉)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3.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2 )

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4.“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作简要赏析。 ( 2)

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亡国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2) 5.诗最后两句的弦外之音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

作者借商女唱亡国之音的《后庭花》,表面是讽刺商女,实际是讽刺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醉死梦生的统治者,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6.请简述最后一句的《后庭花》的相关典故,并分析作者指责商女的用意。(2)

南朝陈后主在位的时候,大建宫室,生活奢侈,创制了《玉树后庭花》等歌曲寻欢作乐。作者指责商女实际上是一种曲笔,他真正想指责的是那些听歌女唱歌的人。只知道享乐,不关心国家,没有忧患意识


三、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3.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什么?

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命运芨芨可危)。全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4.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 5.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6.前两句采用逐层深入的写法,其中的“______”字体现了这种递进。(不 尚) 7.“铁马冰河”与上句中的“_____”相呼应。 (风吹雨) 8.这首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急欲杀敌报国的心情。 9.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句略作赏析。

[]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 10.诗中“僵”“尚”二字用得好,请你说出一点理由。

[]“僵”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尚”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11. 诗中“僵”与“孤”,写出了四日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诗中“僵”与“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1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表达了作者要为光复故土、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13.说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表达效果。

答:两句一果一因,两相照应,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乐观豪迈的精神状态。 1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的梦想付诸梦中,强烈的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四、阅读下面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 (4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自幼刻苦研究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大好河山被敌

人侵占,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飘飞的柳絮。我的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为国捐躯,留下一颗爱国之心永照青史。

1.这首七律诗的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2.诗中的“惶恐”“零丁”用于双关,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惶恐滩头说惶恐”追忆过去,表示自己对当时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零丁洋里叹零丁”感慨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伶仃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3.赏析颔联两句。

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4.诗中的尾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1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1 ),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 ) ( 思相近即可计分 ,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6.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7.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

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意思对即可。修辞方法,1分;分析,1分;作用,1分。共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6068b0132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