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8 18:27: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2.品读鉴赏,体会用词之妙;

3.联系背景,感受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品读鉴赏,体会用词之妙;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感受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分享诗歌引入

诗海浩瀚 每一首诗里

都有一个不同的世界 我们遨游其间

用心聆听诗中的声音 有异乡漂泊的思念 有闺中思妇的愁怨 有战场上的金戈铁马

也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一诗一世界,一情永追寻

今天,我们来一同品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走进这位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内心世界。

二、知人论事 1.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浙江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存诗9000多首,是现存诗作最多的诗人。 2.写作背景:

出生在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出生的第二年就发生了“靖康之难”,四岁时举家搬迁到南宋,这时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兴,家庭的流离,给陆游幼小的心灵带来不可磨灭的印迹,但同时,也为他浓郁的爱国之情打下了基础,长大之下,一心想要投身仕途,为国效力,却因各种原因宦海沉浮不得志,他坚持的挥师北上,收复中原的意见,惹恼了当时甘愿偏安一隅的群臣,于是陆游被弹劾了,只得黯然离京,回到家乡,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山阴农村卧病在床时所作。此时的作者已68岁的老人了,但他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农历十一月四日夜,一场暴风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把为国家恢

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

三、诵读诗文,理解诗意

1.师范读。






2.划分节奏。

3.学生试读、齐读。

4.结合注解,合理想象,说说诗歌大意。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四、细读诗句,品悟诗情

齐读第一句

师:该句中哪些词语,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

僵:写年迈,写肌骨衰老。 卧:写多病,写常在床褥。

孤: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 师:看来,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作者的晚年生活?

师:“僵卧孤村”,写出作者寂寞、窘迫、冷清的晚年生活现状。

师: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远离朝堂,赋闲在家,年迈体弱,卧病在床,孤苦冷清的诗人,纵有一腔爱国热血,也只能泪洒荒村。大家是不是觉得可悲可叹呢?然而诗人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了吗? 生:没有。

师:诗中怎么说? 生:不自哀。 师: 什么意思?

生:没有为自己哀伤?

:对,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愁中,“不自哀”三个字便把个人之失,一己恩怨,小我之痛暂且放在一边,在山河破碎,家国沦落面前,个人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他的心中仍想着什么呢? 生:尚思为国戍轮台

师:综合第一、二句,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生:对比,年老多病,孤独冷清的生活处境与为国戍守边关的满腔热血,赤胆忠心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终生不渝的爱国之情。 师:接下来品读第三四句

师:这风雨大作的夜晚,诗人入睡得好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生:卧听。

师:为什么一夜难眠呢?

生:因为诗人始终为国事而忧虑,想着怎样为国效力,所以诗人无法入眠。 师:这个“风吹雨”仅指那一夜的风雨交加吗?

生:双关,还象征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师:不错,作者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了国家的风雨飘摇,进而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年轻时的军旅生活。

:这场暴风雨触动了他的情思,窗外呼啸的风声、雨声,就像战场上的铁骑奔突之声,在梦里,作者策马扬鞭,驰骋疆场,像飞将军李广、汉朝大将卫青一样纵横沙场,收复失地。 这是一个多么豪壮的梦!这个梦陆游做了一辈子:

二十岁时,曾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

四十岁时,又言: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临终前,告诫: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师:这个热血沸腾的梦能够实现吗?是缘于诗人怎样的现实呢? A.积极主张抗金,却遭排挤,被罢官;

B.一心想着驰骋疆场,为国建功,却人近古稀,年老力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ba24ea6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