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家乡饮食的变迁 我的家乡位于被誉为“千湖之省”湖北省中南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天门市。天门市俗称“竟陵”,是“茶圣”陆羽的故乡。从“鸦片战争”到“武昌起义”到新中国的成立直至新时期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发展,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想在对家乡不多的记忆中,谈谈家乡近现代饮食的变迁。 之所以选取“饮食”这个方面,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概括总结“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从“饮食”的变化中,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 说到“饮食”首先我想说说饮食器具的变迁。在小时候的记忆中,做饭最常用的就是大灶和煤炉。每到冬天,爸爸就会带着我去砍柴为烧大灶做准备。大灶很难点燃,而且烟大,呛人,别的辅助器具就是一把菜刀,一块菜板,一个蒸锅,一个手勺,;而现在,辅助器具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外形上美观不少。但是家家户户用的都是煤气灶。而这个变化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用这个很是方便、快捷。不少比较富裕的家庭还添加了电磁炉和微波炉;但像我们乡下仍有大灶,只是很少用,一般只在过年时做蒸菜时才用,而煤炉基本上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由食具的变化带来的在食物内容上也有很大的变化。由于湖北在长江流域的中游,而天门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古人说这里“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优越的地理环境致使我们很少遭受饥饿。我的家乡以种植水稻为主,少量种植小麦、糯米、红薯、地瓜等辅助型作物。所以我们的主食就是水稻,在我的记忆中,吃的菜很明显的是根据季节的变换而改变的,特别是到冬天时,基本只能吃大白菜和一些腌菜了。肉类很少吃,水果也是,基本上没有。吃鱼比较多,因为在乡下可以自己用打鱼器打鱼。据我爸爸说,他们小时候,由于粮食的短缺,政府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也就是粮票。同时还有肉票、油票、糕点票等各种票,而且限量。在他们那个年代,也就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而现在,由于大棚技术,不管在哪个季节,基本上只要是想吃的菜,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桌上的东西越来越丰富多彩,不管是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有质变的飞跃 。 在食物内容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对审美和食物营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谓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在温饱的情况下才会有审美需求。故而食物越来越精致,不管是在选材,烹制,调味,火候,造型上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是对食物有了审美观念,不仅仅是管饱。在人们腰包越来越鼓的情况下,也开始越来越注重膳食均衡,荤素搭配,也就是对食物营养的追求。据我妈妈说,她怀孕时由于奶奶患癌症花了很多钱,家里没钱吃饭,爸爸为了让大家吃饱就去打鱼吃,所以生下的我仍是白白胖胖的。当然,这并不是像现在为了营养而吃的野生活鲫鱼,而纯属是吃不饱的无奈之举。 与此同时西方食物对我的家乡饮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小时候,是没有什么零嘴的,就算有,也不会舍得花钱去买,正餐不好好吃那就只能饿肚子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不管吃什么都不剩的习惯。与我们苍白的童年相比,各样的雪糕、冰激凌充满了现在小孩的童年;营养丰富的各类西式糕点受到小孩子们的欢迎。同时,人们以互相赠送西方的便携带储藏的罐头为时尚;讲究热量及摄取热量、鲜美的以牛奶、面包、鸡蛋、麦片粥为主的西式早餐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热捧。 西方的饮料对家乡的传统饮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独具光彩的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巨大比重,诗仙李白就曾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我的家乡对饮酒倒没有什么特殊的礼仪或讲究,还记得小时候家里面来客人了,爸爸让我花一块钱在村里小卖部里面买半瓶米酒去招呼客人。而现在更多迎合中国人口味的就出现了,特别是药酒,不仅讲究了醇和美味而且还兼顾滋补功能,让更多的中老年人接受;葡萄酒受到年轻女孩的欢迎;而啤酒则受到年轻人的热捧。与此同时伴随着的是茶文化的没落,即使是在“茶圣”陆羽的故乡,也没有多少会品茶的人。小时候,每当大人们干农活后休息时,都会用白开水泡一点茶叶,无关于好坏,在听家长里短的同时,喝一口茶,砸吧砸吧嘴,别有一番滋味。而现在,形形色色的果汁,碳酸饮料,咖啡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消遣。喧嚣的环境让我们再也无法静下心来去细细品味那一杯茶的韵味。 在这些西方饮食种类流入中国的同时,饮食的礼仪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寿诞形式较为被老人注重,所以西化的程度基本没有,但婚庆礼仪和年轻人过生日等吃的东西受到西化比较厉害。摆蛋糕,吹蜡烛,等习俗日渐盛行,或开始取代吃寿面的习俗;摆放餐具,插牙签,乃至送茶等饮食礼仪也普遍鉴于我的家乡了;喝酒的“划拳”被新式礼仪“干杯”取代。西方饮食礼仪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 家乡有很多的饮食变迁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必然产生的结果,同时吸收外来饮食文化也成了不可扭转的趋势。但是在吸收的同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在接收别人的同时丢掉传统文化的精魂。 【参考文献】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姚伟钧《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学林出版社2001年12月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6369a4b24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