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人定胜天”(荀子)

时间:2023-05-05 00:25: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什么叫“人定胜天”(荀子)?

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鼓舞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

基督认为,人脱离自然之外,对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无所不能的智者,主宰着自然。

为了使我们居住的星球,长久拥有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水体,需要我们运用我们所掌握的所有知识和技巧,朝全球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让全球的生物拥有足够可以使用和饮用的水资源和维持生产和生活的能源,正如孟子所说“养生丧死无憾”。

荀子对人性、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当高于先秦所有的诸子,因为他克服了先秦诸子人性论中的神秘主义。荀子最有价值的理论就是关于人的理论,他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以下简注篇名)这不仅是对庄子哲学的最尖锐而扼要的批判,而且也道出了荀子自己全部哲学思想的关键。荀子认为人是天下最可宝贵的生物,提出了人“最为天下贵”的论断。荀子作出了如下分析: 第一,人可“征知”,即认为人有认识能力。他说:“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节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臊、漏、奇臭,以鼻异;疾、养、沧、热、滑、轻、重,以形体异;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心有征知。”(《正名》)这里提出了“天官意物”和“心有征知”两个概念。所谓“天官”,是指人的耳、目、鼻、口、身等感觉器官,“意物”,是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感知、印象。用今天的话说,“天官意物”就是感性认识。“心”为思维器官,“征知”为对感觉印象进行分析、辨别。“心有征知”与今天常说的理性认识相近。荀子在这里粗略地摸索到了人的认识规律:“心有征知”依赖于“天官意物”,即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先于理性认识。当然这种认识还是不十分明确的。

荀子把这种“知”明确视为人性。他说:“凡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荀子还把人的这种认识能力称作“辨”,认为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他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非相》)这里明确指出,人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识别能力,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们对于知识的寻求是无穷尽的,所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劝学》)人们通过学习来获得知识,这完全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可见,荀子的思想在古代思想家当中是出类拔萃的。


第二,人有“义”,即认为人有道德行为。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也。”(《王制》)认为水火有气息却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却没有感觉,禽兽有感觉却不懂礼义。人有气息,有生命,有感觉而且懂得礼义,所以说人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这段话耐人寻思的思想轨迹是划了一条物质发展的粗线:先是无生物,次而植物,再次动物,最后是人。并以此强调人懂得以仁义道德来约束自己。这是对孟子思想的发展。孟子也说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说人“异于禽兽”的地方,只在于人能“由仁义行”。这里强调的是人的仁义道德。在此,荀子没有提到人的言语和劳动。就荀子的社会地位看,没有提到劳动,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也是“君子”之流,也许认为劳动不过是“劳力者”的事,不足挂齿。至于言语,中国古代曾有“猩猩能言”和“鹦鹉学舌”的说法,看来荀子也认为言语不是人的特征吧。对于人和动物的区别,荀子讲得不够确切,但他能从社会生活方面来加以考察,把集中表达人们之间关系的“义”作为人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是十分可贵的。

第三,“人能群”,即认为人有互相协作、组织社会的力量。荀子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王制》)这里所强调的人类的特点,不在于生理上或生物学上的特征,而在于人是一种“能群”的动物,同时这种人群不是一种自然的动物群,而是一种有分工、分职,互相合作,有力量支配自然,向自然索取财富的社会组织。所以说,荀子所谓的“人能群”的“群”,实际上就是指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联系。马克思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又说:“人的实质也就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同上)荀子用最朴素的语言来描述人的特点,已经触及到了人是社会的人这样一个社会学上的根本间题。

荀子所说的这种“群”是否仅仅是自然联系起来的动物群呢?不是。他说:“人何以能群?曰:分。”(《王制》)这就是荀子的“明分使群”的社会观。其基本看法是,人之所以“能群”,是因为有“分”,“分”是“群”的基础。他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富国》)又说:“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富国》)这里的“明分使群”的社会观正是他“维齐非齐”(只有不齐才能齐)哲学思想的反映。对于“群”和“分”关系的论述,实际上已经接触到了“同一”与“差异”的辩证法。 人能“征知”、人有“义”、“人能群”,这三方面构成了人的本貭,使人成为最为宝贵的.生物。人能“征知”,就能认识自然,人有“义”,就能消除自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721a312ba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