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形象刻画

时间:2023-03-30 18:08: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形象刻画

作者:张晟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8年第9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出场,尽管只用了千余字进行描写,却是妙语连珠,字字珠玑,把凤姐的风骨精神描写的淋漓尽致,值得反复回味与咀嚼。但是王熙凤的争强好胜、阴险歹毒、心机沉重的性格,又预示着她的命运多舛,令人叹惜。曹雪芹对王熙凤也倾注了一腔深情,每当赞赏时,总会情不自禁地称道“这熙凤”,这样的称谓听似埋怨,实则亲切。

一、貌——绘肖像

通过对人物肖像进行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一向是作者惯用的写作手法,曹雪芹是文学大家,更是非常善于应用这样的描写手法。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极其细腻地描写了王熙凤的外貌,这些描写对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进行了很好地展示。文中对凤姐外貌特征的描写主要的着力点是从服饰和容貌方面着墨的,对服饰的描写:“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描写的顺序从上到下依次展开,从头饰,到裙饰,再到服饰,这一连串的描写给读者应接不暇之感,从侧面说明了王熙凤对富贵的贪婪与在意,主人公世俗、贪得无厌的性格特点表露无遗。正应了贾母那句话:“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凤姐父亲死的早,导致家道败落,从小练就了一身本事,作为管家,“底气”不足,只好造势压人。对容貌的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三角眼”“吊梢眉”是描写眼睛的,作为心灵窗户的眼睛,往往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体现出了王熙凤的奸诈。“粉面含春”却暗藏心机,丹唇是美却是欺诈与讨好的工具。从服饰到容貌的描写与刻画,王熙凤作为追名逐利的管家形象跃然展现给了读者。

二、言——说处世

在待人处世方面显示出王熙凤是机变迎逢小人的,主要表现在见黛玉和回王夫人话的场景中。黛玉刚进入贾府时,受到了老祖宗贾母的宠爱,就是当权派贾政及王夫人也是关爱有加,善于察言观色的凤姐自然不会放弃表现的机会,初见黛玉就像熟人似的“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显示出了足够的关心与亲热,还肉麻地赞赏到:“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然后紧接着由夸林黛玉转到了恭维贾母、王夫人等:“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这句话称赞了黛玉,但“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表明,通过赞黛玉却也夸赞了贾母的嫡孙“三春”,这样王夫人和邢夫人也会高兴,可见王熙凤的一个赞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马屁精当之无愧。王夫人让给黛玉裁衣裳时,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话语虽少,但凤姐善于机变迎逢和揣摩上意的真小人形象被刻画的入木三分。

三、行——凤出场

《红楼梦》中各色人物的出场形式,真可称得上是各式各样、各得其妙。凤姐的出场更是不落俗套,先声夺人:“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林黛玉的姥姥是贾母,来到贾府自然是头等大事。但在第一批出场的见黛玉的众人中,却独独没有见到熙凤的身影。熙凤是贾府的大管家,心机缜密,性格风风火火,按理说凤姐是不应该迟到的,但的的确确凤姐真的来迟了,这似乎太不合情理。细想之下,迟到正是凤姐高明


的地方。“我来迟了”是道歉性质的话,应该说的比较严肃,以显示诚恳的道歉,然而凤姐却是“笑”着说出的:“一语未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由此可见这里的“我来迟了”仅仅是外交辞令,并没有想真正的道歉,迟到是王熙凤故意为之。

凤姐为什么要有意为之呢?林黛玉的母亲刚死,作为贾母的外孙女,到了贾府首先要见的自然是贾母,精明且心机沉重的王熙凤,断然是不会抢第一镜的。等贾母哭过与疼过,凤姐这才“姗姗来迟”。时间拿捏的准确而到位,王熙凤心里明白,如果来早了,只能站在一边沦为配角,肯定心有不干啊;如果来的太迟,又不能更好地表现出对林黛玉的热情,更不能显示出作为“管家”的身份。一句笑着说出来的“我来迟了”的假道歉,立刻把大家关注的焦点,拉到了凤姐的身上,其心思之缜密,用心之良苦,由此可见一斑。

曹雪芹对王熙凤的刻画是全面的、立体的,不但有侧面的说明,更有正面的描写;既展示了人物的外表形象,又描写了人物所说的言语,做到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对王熙凤塑造的如此丰满与传神,体现出了作者曹雪芹无比高超的刻画技巧。

张晟华,江苏如东县马塘中学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8a5d7ef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