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瘟疫治验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启示 古代瘟疫治验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启示 李良松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根据历代文献记载,自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20世纪,我国发生较大规模的瘟疫达700多次,如东汉末期不到50年的时间里,死于疾疫达1500万人以上; 又如公元1232年汴京大疫,50天内竟然死了95万人。因此,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视角来研究传染病对中国历史的冲击和影响,并探寻其规律和特点,为当代和未来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历史的借鉴,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关于瘟疫的防治,主要建立在丰富的实证治疗基础之上。无论是伤寒、温病还是风温、毒疫(包括了鼠疫、霍乱、麻疹、天花等烈性传染病),都是通过中医药的防控手段与诊疗措施,从而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中医的早期介入、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和早期康复是防疫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与举措。 一、古代关于瘟疫防控与治疗措施 战争、疾病和自然灾害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重要因素。特别是烈性传染病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直接造成了管理的失控、经济的萧条和文化的衰退。因此,历代封建王朝对于防疫与救灾工作都非常重视。 古代对瘟疫的防控与治疗主要有五种方法: (一)地域隔离。即将防病的村镇单独划片隔离,限制人口的进出,疫区内以家庭、家族和村落为单元,将病人单独隔离在庙宇、祠堂、闲房和草屋里。 (二)官方施药。即官府配好药并煮成汤药,让疫区所有的人群趁热服下,此法一直持续到瘟疫消失为止。 (三)科学普及。唐朝时,政府还编纂简便医书,把常用的药方都抄写到木板上,在村坊要路上展示。至宋朝,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政府大量印刷编辑医书,向各州县加以推广。 (四)慈善收治。古代的慈善收治有两种情况:一是寺院收容与救治,因为寺院有比较大的空间和能力,而且寺院大多远离村镇,大面积感染的风险比较小; 1 二是具有善心的乡绅与大户,利用自己的别院和空余房屋用于爱心救助。 (五)民间自救。民间自救分为自我救治、家族救治、邻里互助。由于古代医疗卫生条件比较落后,许多家庭都掌握了一些民间草药和单验秘方,因此,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也通过应用中草药以达自救和救人。 (六)民俗防控。古代有许多优秀的防疫民俗与守正传统,对于瘟疫的预防与治疗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如古代民间的防毒香囊、防疫药酒(如古代湖北人常服的椒浆酒、雄黄酒等)、治瘴茶饮、养生药膳、庭院花草等养生防疫习俗,都在应急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二、中西医联合共抗疫情 中西医携手奋进,共同防控疫情是最好的选择。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能把病治好就是好医。在这关键的时刻,更应该提倡中医西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一线的临床治疗事实证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确实起到了很好的疗效。同时,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和解决治疗方法缺失等一系列的问题。在任何的灾难面前,我们要选择的是以最大化的手段控制灾难和疫情,而不是人为地划分姓“中”还是姓“西”,更不应该剥夺中医的话语权。 三、中医防治方案历史之借鉴 中医应对瘟疫的办法,其中部分可参照或借鉴历史上的防疫方法。我所说的中医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隔离。中医面对重大疫情,首先提倡隔离,而且越早越好。对于防护服、隔离房、救护车本身并没有中西之分,西医可以用,中医也可以用。而且集中隔离、村落隔离、家庭隔离自古有之。 (二)消毒。中医的消毒,首选艾叶、菖蒲汤液和酒精交替喷洒。酒精不是西医的专利,用酒精作为消毒剂,早在20XX多年前即有之。同时还可配合撒石灰粉与雄黄粉,作为室外隐蔽处的辅助消毒。 (三)服药。中医可以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治疗的效果。根据当年的五运六气、季节气候、疫情症状等,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未发病时(包括潜伏期),可服用预防瘟疫的汤药(如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石甘汤、清瘟败毒散等,以名家处方为准)或丹药(如避瘟丹、解毒丹之类)。在治疗上,有丸散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8e525fb50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