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大学生应该注重理论学习 一. 请问正方选手,在意大利都灵大学校门口有一座雕鹰,它为了实现飞遍全世界的远大理想,苦练各种飞行本领,却忘了如何觅食的技巧,结果只活了五天就饿死。它的饿死在告诫我们大学生不应活在象牙塔里,一味学习,应更注重社会实践,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变化,否则何以立足社会,不是嘛? 二.请问正方选手,我们的成长是一步一步向前的,这是不可抗拒的,今天的努力与付出是为了明天的幸福,而如今社会变幻莫测,唯有时刻接轨,我们的下一站是社会,这不正说明我们更应该注重社会实践,才不会被社会所遗忘,才可以做的更好,不是吗? 现在很多在校大学生为解决“工作经验”的就业门槛,利用自己学习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实践经验,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导致学业荒废和专业不精,也没有从中获得我们最需要的那种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而且和用人单位要求的工作经验相差甚远。 我们承认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都很重要,但在大学生时间、精力都有限的条件下,我们必须选择最有利于提升自己成长的方式。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为今后发展作充分的积累和沉淀,而且从人才发展的长远角度看,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要远比工作获得实践经验的机会更加稀缺。如果大学生本末倒置,不能充分利用稀缺资源,我们从经济学上说,这样低效率的投入也不会得到高效率的产出。 现在我们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其实社会并没有要求大学生有更多的实践经验,毕竟这是大学生的特点之一,社会希望大学生能拥有丰富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不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而且我们知道社会要进步,和谐是最佳状态,什么是和谐,古人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然现在没有君臣了,可只有人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1、在校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和技能培养的过程,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社会发展本质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知识的丰富积累无法为社会提供最基本最持久的动力,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就更应该注重在校学习了吗?而且,大学的理论学习不仅为我们构建知识结构,同时理论可以指导实践,要是没有理论的支持,一味的做也只是瞎忙。余文森教授不也曾说过:“拒绝理论,就是拒绝进步,就会在低层次上重复。”如果我们要突破自我,有一个质的飞跃,要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指导自己的实践,达到提高的目的,因此在校学习到的理论具有更深远的影响。 2、对于“更应该注重”并不是在两者时间或量上的区别,更在于学校的理论学习对日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是终身受用的。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的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 3、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方式各种各样,经验的获得也有很多种方式,但没有理论支持所获得的社会实践经验是表面上的、肤浅的。可是在校学习期间,我们可以通过讲座等活动得到更多的知识、经验等,在讲座中我们有机会与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接触,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在校园里接触不到的事情,分享他专家学者们潜心研究的成果,聆听他们的观点和见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经验。 4、大学生在校学习,学的不只是理论知识,还有对问题的看法、态度以及应对的思维方向等综合素质能力,看“大学”的历史渊源,无论是柏拉图在雅典附近开设学院,还是中国自汗开始设立的“太学”,核心任务都是育人传道。大学任务究竟是什么,其实古人早已有论:“大学之道在明德。”即大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人的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需要以正确的理论作为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时代,理论对实践的导向、预测、促进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家为什么重视教育?而为什么学生不直接去社会上实践而来学校上学呢? 就是因为国家注意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学习理论知识,它可以帮助一个国家从无到有,从贫弱到富强。难道这还不能够体现出学习的重要性吗? 二、假如去修建一栋帝王大夏的时候,你能够直接从建第二层建起吗?那是不可能的事,就正如学习是实践的基础和基石一般,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根本就不能够将实践发挥到极限,最后就只会像12级台风一样,强劲有余,而后劲不足。(俗称快枪手。) 所以,学习比实践更重要。 第一,大学生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比实践能力更重要。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使命和责任,正如对于一个一两岁的婴幼儿来说,学习说话和走路时远比学习就餐礼仪重要德夺的事。同样的道理,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大学阶段,学习理论知识是远比掌握实践能力更重要的事。大学生与中专生比较,最大的优势与竞争力在于它有一个足够长的大学阶段来学习理论知识,这样以后参加工作潜力更大,后劲更足。而大学生与已参加工作之人比较,最大的特殊在于大学生工作是毕业以后的事,身于象牙塔之中,理应把学好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重中之重。如果在这个阶段就一味重实践轻理论学习,则犹如未建地基就平地起高楼,即使盖得又快又高,终也难免坍塌的命运。 第二,从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两者关系来看,理论知识,尤其是大学阶段学习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制约着大学生目前及未来实践能力的提高。古语有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理论知识具有根源性,是实践能力的基础。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实践能力只能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流。一味注重实践技能,纵然可以成就一大群高级技工,却无法诞生高级工程师,更何谈诺贝尔奖。 第三,从高等教育的目标来看,扎实的理论知识学习才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来源。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除了积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也是大学学习的应有之意,而且是重中之重。一个文艺编导的学生,他可以将拍片技能学得烂熟于心,推拉摇移样样精通,可是最后是什么决定他拍得片子的厚度?是什么决定片子的文化内涵?是拍片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理论知识决定了大学生的高度,深度,广度,自然比一两项的实践技能重要的多。 今天,我们不是说实践能力不重要,也决不是鼓励大家成为空有理论无实践能力的书呆子,只是处于大学这个特定阶段,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理论知识的确而且应该比实践能力更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931d18d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