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六步教学法 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要是年轻一半,我一定要拜他为师,向他学习。”这个他,并不是什么语言学领域的大家,而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语文教师——魏书生。 1950年5月4日,魏书生出生于河北。1956年,他随父母迁居辽宁沈阳。1968年,魏书生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到盘锦农场。1969年,魏书生在新建农场的红旗小学教书,开始为期两年的教师体验。两年后,魏书生被调到电机厂工作。直到1978年,到盘锦三中担任语文教师,他才正式开始教师生涯,并为之奋斗一生。 魏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教学方法,包括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个步骤,即“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提出新课的重点、难点。然后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力求通过“讨论”找到答案。如果仍不能解决或者存在分歧,便再请老师“答疑”。问题解决后,学生自己出题或相互出题进行“自测”,检验学习情况。“六步课堂教学法”是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来把握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魏书生这套教学法是以信息论为理论基础创立的,其结构主体是建立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在教学实践中,他还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作出调整。例如:易懂的文章以学生“自学”解决问题为主,“讨论”“答疑”为辅。如果“自测”的效果很好,就可以略去“自结”的环节。这套教学法,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1984年8月,中共辽宁省委和省政府联合作出《关于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授予他“特级教师”称号。1990年5月,辽宁教育学院成立“魏书生教书育人经验研讨会”。从此,魏书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得到广泛研究和推广。 自此之后,魏书生每年都要奔赴各地讲学、开会、交流、介绍经验。很多人担心,他长期不在学校上课,学生们怎么办?魏书生却很放心。因为,他已经教给学生一个法宝,就是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一把探究世界的金钥匙。他说:“一个教师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眼前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如果学生把探求科学当成了自己最大的乐趣,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利益,还有什么能阻挡住他们学习的步伐呢?”通过“六步课堂教学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魏书生在外地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也不断强调“凡是学生能做的事,我不做”。在其他学校上公开课时他告诉学生“别总把自己当学生,要换一换位置,把自己当成老师和学者”“就像你在给学生讲课一样”。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充满了新奇感,并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力。 在魏书生看来,如果学生学习到顾不得锻炼、唱歌的程度,也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学习各科知识给学生成长提供了‘基本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一样,那么唱歌、画画、旅游等就是像钾、碘、钙那样的‘微量元素’,对人的成长来说,它们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他告诉学生:“该玩就玩,该唱就唱,生动活泼,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平时他会指导学生画画,曾经有一段时间,学生画画成风。他还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种植大豆、玉米、向日葵等农作物,让学生通过劳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会土地、空气、水、植物、动物给人带来的美好。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魏书生说:“曾经有人认为,我的语文教学不像语文教学的样子,而是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但我越往语文教学的深处探索就越感觉到: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两者不能相互取代,学习的动力不能代替学习的实践;反过来,学习的实践也不能代替学习的动力。回忆自己走过的语文教改之路,我感觉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我教语文极为轻松,根本原因在于育人,在于引导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9393f09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