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第一部分 中国文化 一、填空题 1. 自秦至今,我国一直沿用的行政区划单位是__ 。 【答案】县 2. “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儒家中的孟子与荀子的观点存在着根本的对立, 持“人性本恶”观点的是_____。 【答案】荀子 3. 明代废爵__著有《乐律全书》,他提出的“十二平均律”是对古代音乐理论的巨大贡献。【答案】朱载堉 4. 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祭祀天地的仪式,历史上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 ______。 【答案】秦始皇 5. 明清科考有三级考试,在北京外的各省城举行的考试称为“____试”。 【答案】乡 6. 被称为“最大的碑刻艺术博物馆”是西安的____。 【答案】碑林 7. 现存最古老的宗祠是位于山西省闻喜县的____祠。 【答案】裴氏 8.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______》。 【答案】《兰亭集序》/《兰亭序》 9. 明代画家____被称为“大写意”画家。 【答案】徐渭 10. 历史上共有十个皇帝亲往曲阜祭祀孔子,最早的是_______。 【答案】汉高祖/刘邦 11. 汉族政权最早主动接受异族文化的重大事件是“_________胡服骑射”。 【答案】赵武灵王 12. 在殷墟王陵出土的______鼎,代表了殷商时期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答案】司母戊 13. 著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是______文化时期制作的器物。 【答案】龙山 14. 历史上,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佛教称之为四次“法难”,而史学界简略地称之为——“__________”。 【答案】三武一宗 15. 中国传统的祥瑞动物中,“四灵”指的是麟、龙、凤、龟,再加上__,则称为“五灵”。 【答案】虎 16. 清代出现的以满族菜为主,沿袭明代宫廷风格的菜肴,被称为“___________”。 【答案】满汉全席 17. 中国书画史上,将书、画、金、石结合在一起的杰出代表是清代书画家______ 。 【答案】吴昌硕 第二部分 现代汉语 一、填空题 1.在语音四要素中,由外力大小或振幅大小决定的是 。 2.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bà(爸)”和“pà(怕)”这两个音节起首辅音的发音区别在于 。 3.“勇敢”中,“勇”的韵母属于 呼。 4.根据“六书”理论,“灯”字属于 。 5.从所记录的语言单位来看,现代汉字属于 。 6.在先秦汉语中,“兵”的基本义是“兵器”;而在现代汉语中,“兵”的基本义则是“ ”。 7.从句类角度来看,“谁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这句话是 。 8.在现代汉语中,“香波”是外来词,所采取的翻译方法是 。 9.动态助词“着”的语法意义是 。 10.根据能否带宾语,动词可以分为 和 。 答案:1.音强;2.送气与否: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3.撮口(介音是[y],参见教材韵母表);4.形声字;5.语素文字;6.士兵;7.陈述句;8.(完全)音译;9.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10.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二、改错题 11.改正下列音节的拼写错误,并按照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加以说明。 (1)咸xán (2)伯buó 答案:(1)改为“xián”。普通话中,舌面声母只能拼齐齿呼和撮口呼,不能拼开口呼和合口呼;“q”是舌面声母,“an”是开口呼,因而两者不能相拼。(2)改为“bó”。普通话中,韵母“uo”只能和非唇音声母相拼。 12.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改正下列拼写错误。(每题0.5分,共2分) (1)流沙lióushā (2)窈窕iǎotiǎo (3)西安 xīān (4)远方 yǚǎnfāng 1 答案:(1)liúshā;(2)yǎotiǎo;(3)xī’ān;(4)yuǎnfāng 1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一愁莫展 (2)徉狂大笑 (3)言不由中 (4)暇不掩瑜 (5)流言非语 (6)拂摇直上 答案:(1)“愁”改为“筹”;(2)“徉”改为“佯”;(3);“中”改为“衷”; (4)“暇”改为“瑕”;(5)“非”改为“蜚”;(6)“拂”改为“扶”。 14.改正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你这小子真了不得,短短的几年时光就把厂子的生产规模扩大了好几倍,成绩真的是很显著呀! (2)他的生活很充满,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答案:(1)“显著”换成“明显”。原句用的是口语体,所以不能用书面体的“显著”,而要用口语体的“明显”。(2)“充满”改成“充实”。“充满”是动词,不能受副词“很”修饰。 15.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并说明理由。 (1)王朔到底是谁吗? (2)她买了羊皮一件黑色的大衣。 答案:(1)“吗”换成“呢”。疑问语气词“吗”不能用于特殊疑问句。 (2)“羊皮”换到“大衣”前。语序不当。多重定语出现时,跟中心语的语义关系越密切,语序上就越靠近中心语。跟数量和颜色相比,“羊皮”指的是大衣的质料,与大衣的语义联系最紧密,所以应该直接放在“大衣”前。 第三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一、术语解释题 1、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的评估。评估分两种,一种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估,目的是为了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学;一种是总体性评估,目的是为了评价整个教学计划的价值。 2、文化震荡症 “文化震荡症”又称“文化休克”,是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表现为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浑身不适乃至生病。随着对第二文化的了解和适应而逐渐消失。 3、(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将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成两种,持工具动机的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持综合动机的学习者是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4、跨文化交际 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这种交际主要通过语言来进行的,称为跨文化语言交际。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特别是文化差异,因此跨文化交际的根本特征是如何发现、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 二、简答题 说明:请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述。 5、外国学生常说“我见面了我的朋友”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题要点:指出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把离合词“见面”等同于自己母语中相应意义的及物动词。(2分)改正句子,例如:a. 我和/跟朋友见了(一)面。或:b. 我见到了我的朋友。(2分)“离合词”的教学对策:说明离合词的结构和用法特点,(1分)把离合词作为动宾短语处理,(1分)把离合词同动量补语、时量补语等的教学结合起来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966d74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