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理在小学生心理健康中的运用

时间:2023-03-20 13:02: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绘画心理在小学生心理健康中的运用

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多重因素下一些小学生的学习与行为问题越来越突出,学校要通过心理团辅课进行心理普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绘画如一把心灵的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真实地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绘画心理;表达情绪;调整状态;自我成长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多重因素下一些小学生的学习与行为问题越来越突出,学校要通过心理团辅课进行心理普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绘画犹如一把心灵的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真实地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里的绘画,不是美术上的绘画,而是内心的表达,是心理辅导的一种投射技术,不需要孩子有绘画的基础,没有画得好坏,只要真实地表达,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地自我成长。

一、绘出心之情——通过绘画,表达真实的情绪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根据学生当前的特点,我们首先选择适当的绘画主题。如:五维画——快速了解学生的人际关系、情绪状态、学习发展状况等;“魔法”——了解学生处理应急状况的模式;“雨中人”——普查学生的学习压力及处理压力的方式;“曼陀罗”——自愈情绪,整合性格等。然后通过运用简单的指导语,让学生画出自己最想画的作品,展现当下的情绪状态。如画房树人时,我们的指导语是:请在纸上画出一幅有房子、树和人的图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接着,我们通过倾听学生对画的讲述,综合评估画者的性格、情绪、认知、思维等信息,以此来做更好的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下面是一个离家出走的四年级学生所画的房树人

房子代表家庭和家人关系,一定程度上呈现孩子的安全感;树代表个人成长中的心理能量;人物代表对自我的认知。他在这幅画中使用了红、黄、蓝、绿、棕五种颜色,我们可以透过画面感受到:这个孩子有较强的压力(树干),情绪激烈(红色房),特别是对家有抗拒,内心有冲动……孩子说:房屋内爸爸发火打我,我不想回家……”

二、寻求心之因——通过讲述,寻找问题的源头

内心困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寻找到问题源头是关键。每一幅看似简单平常的绘画,都在向你诉说着内心的千言万语。学生认真讲述画背后的故事,教师专注倾听,即可找到问题源头,从而更好地化解问题。

再以那个四年级孩子为例,我们通过绘画来寻找原因。我们让孩子依次画了一张全家福、眼中的爸爸和心中的爸爸。孩子的画是这样的:

孩子对自己的画的讲述是:一家四口人,爸爸是树,妈妈是河,自己是黑球,妈妈爱弟弟……眼中的爸爸不回家,天天和他的朋友在一起……心中的爸爸是有空就会回家陪自己……这次离家出走的原因是自己很孤独……

学生画出了真实的心声,他对父母陪伴的强烈渴望和对家的理解,深深触动了其父母。孩子的父亲深有感触地说: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孩子对家、对陪伴的渴望,对父母温暖的爱的需求……”孩子心理亚健康的背后常常是家长对孩子缺乏关爱与陪伴。意识到问题的父亲表示今后一定既注重孩子的身体营养,更注意孩子的心理营养。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对绘画的解读要本着借画助人的原则,用绘画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来大胆推测,小心求证,并结合画者自己的解读和会谈获取资料,進行综合评估。绝不可以只根据某个局部特征就做出片面的判断,更不可根据一幅绘画就对一个人作绝对的判断。我们要学会倾听,重视画者本人对绘画的解读。有时候,画者自己对绘画的解读可能是最准确的,如:本来想画成什么,但由于不会画,画成了目前这个样子;本来想用什么颜色的,由于手头只有……些信息会显现画者的真实想法。画者讲述自己的作品,既是他探索自我内心的过程,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为下一步辅导做准备。 三、走出心之影——借助绘画,开始积极的成长

绘画心理走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工作原则并非以解决学生的一次情绪问题为目标,而是更注重内在心理的充实与发展,使学生学会管理情绪,同时培养自信等。

还是以这个学生为例,找到了问题源头,我们还要帮助其走出心之影,使之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激活内心的力量。通过一系列的主题画,并进行亲子互动,孩子找到了处理孤独的方法,保证以后不会再离家出走,也学会了主动跟家长、老师交流。孩子通过画表达出了内心的改变。

这时,我们再借助曼陀罗水的精神,让学生运用输出输入法,学会管理情绪:情绪如水,输出负情绪,输入正情绪,让情绪健康地流动……又通过曼陀罗龙的传人让学生知道每个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积极的亮点,应学会让自己拥有善良心、独立心、感恩心、宽容心…… 四、分享心之路——携手同伴,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心理团辅课上运用绘画心理技术,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潜能开发、性格培养、想象力、自制力、学习能力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的专项训练。每堂课根据不同主题,创设相关情境,通过主题绘画——讲画背后的故事——师生共同分享感受的模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分享,在分享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如我的梦想主题画活动,学生通过一张张画,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理想,心情,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愿望……由此,学生感受了生活,表达了情绪,找到了潜藏的优良品质,更好地认识了自我,树立了自信,培养了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实践中还发现,当学生分享时,多会主动反思自己性格的特点和不足。同时,由于话题是画,学生一般不会认为是针对自己,从而使同伴交流更友善。 操作注意点:对学生的画,不要刻意关联,不给定量、定性判断,应积极正向引导,促使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综上所述,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绘画心理技术以其内涵丰富,便于开启,成为我们了解学生潜意识的一个窗口,成为洞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快捷方式。当然,真正要有效地做到借画助人,还需要辅导教师不断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同时要求辅导教师结合案例,不断自我反思与探索,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ae54b5083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