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时间:2022-08-27 01:05:2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摘要:大学生自我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所处环境中,根据自身内在诉求,在与他人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探索、自我肯定的过程,具有高度反思性。现实社会交往基于真实身份认同与虚拟社会交往“身份缺场”的矛盾,大学生对真诚关注的渴望与虚拟世界普遍存在的窥视现象的矛盾,造成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因此,必须以道德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为底色,构建大学生的自我认同。



大学生自我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所处环境中,根据自身内在诉求,在与他人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探索、自我肯定的过程,具有高度反思性。互联网为大学生传递丰富的知识经验,强化大学生的认知思维,其在广泛了解外界的同时也不断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然而,一方面,网络空间信息呈现多元化、良莠不齐的特征,干扰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虚拟空间的匿名性致使部分大学生一味“尽情发泄”而缺失责任感与自我约束;网络社会普遍存在的“无意识的不道德”与强调道德传统的现实社会形成强烈反差,让许多大学生产生“不连续感”。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一些大学生受到诸如享乐主义、消费至上等不良社会思想的消极影响;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忙碌而紧张,以至无暇进行必要的反思,而升学、就业压力使部分大学生产生紧张、焦虑和压抑感,导致自我评价降低。上述种种情状皆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本文探索网络社会背景下造成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因素,并探讨大学生自我认同的重建路径。

一、网络社会导致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原因

1. 现实社会交往基于真实身份认同与虚拟社会交往“身份缺场”的矛盾。

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面对面地交往或者通过书信、电话等传统媒介间接交往,这些情况下身份都未缺场,而交往正是建立在身份认同基础上的。大学生基于身份和周围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这意味着交往过程中,社会关系对交往行为的制约就大于大学生内在自律的约束。虚拟社会中大学生通过符号来交往,这和现实社会中用真实身份交往有着极大不同。大学生在虚拟社交中以一种虚拟的身份“网名”出现,就像一个人带着面具在交往中摆脱了身份的约束,增加了交往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在虚拟社交中,大学生真实身份的隐匿给交往带来了更大的自由性,大学生在交往中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学生的自我认同需要通过与他人交往来建立,围绕这种虚拟的身份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网络,使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网上的身份产生认同。但在现实交往中,他们还得按照社会规范行事,如果大学生在两种社会中不能很好地转换身份角色,必然造成人格上的冲突,这样就可能出现自我认同危机。




2. 大学生对真诚关注的渴望与虚拟世界普遍存在的窥视现象的矛盾。

注意力是声望和成功的标志,某种程度上,对自我的认同建立在来自外部的足够的关注之上,缺乏注意力会导致痛苦,继而导致自我认同的缺失。在网络虚拟空间,大学生将自己的秘密暴露给陌生人,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渴望注意力背后隐藏的是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根源于自身的孤独和向社会显示自身价值的诉求。但大学生从网络虚拟空间一个个身份未明的陌生人那里获得注意和情感是件危险的事情,他们通过暴露自己来摆脱孤独,求取虚拟的亲密感。然而,陌生人投入的仅仅是窥视,并未给大学生带来真正的关注,正如大学生自己也乐于在网络上窥探别人的生活。渴望注意力但得到的仅仅是窥视,会使得大学生旋即产生因暴露带来的恐慌和恐惧;得不到真正的关注与认可,会引发大学生此前一系列“自我表演”带来的深切不安全感,结果是大学生依然摆脱不了自身的恐慌、恐惧。总之,大学生本希望通过暴露、释放、展现真实自我,在虚拟交往中获得连现实世界都获得不了的外界大量关注,但得到的仅仅是网友漫不经心甚至不怀好意的窥视,这使他们陷入恐惧与迷茫,反而导致了自我认同危机。

二、网络社会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构建策略

1. 以道德为基础。

要使大学生在网络社会消除自我认同危机,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的认同是根据社会提供的框架和自我身份,决定什么是好的或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有着最低限度的意义,为了拥有认同,我们需要向善的方向迸进。”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价值观念作为稳定的意义来源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着引领作用。网络信息化的平台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予了大学生和社会进一步互动的机会,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赋予其活力与创新精神。他们急于表现自己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现实的自我和现实的社会发生碰撞,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矛盾时,便会造成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冲突,慢慢地他们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开始降低。引领大学生走出价值观念冲突的困境,就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和社会的统一价值导向。为了更好地在大学生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地位,首先,要发挥高校的教化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多元价值观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其次,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借助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政治生活与公共事务讨论,提高大学生自我选择、反思、判断的能力。再次,家庭教育应注重大学生的情感因素,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内化于大学生地社会化过程中,为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创造条件。


3. 以文化为底色。

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由包含文化的社会关系造就。每种文化的存在有其特定的土壤,不同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在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方面存在差异。网络社会加速了文化的流动和变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面临异质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易受到网络空间多元文化的影响,其中一些肤浅、消极的元素会引起思想上的混乱,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为改变这一现象,高校应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帮助大学生在网络社会筛选信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例如,高校可以将我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纳入大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在现代社会,网络载体的魅力注定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现代感,这要求高校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利用网络的诸多便利,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结合起来,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总之,在网络社会对大学生自我认同造成冲击之际,我们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自我认同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并与时俱进,打造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精神家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b955ebb87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