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18 08:54: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灯下漫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灯下漫笔》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散文鉴赏教学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一篇非常典型的杂文,鲁迅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深入解剖,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批判。全文激情饱满,情理交融,语言有力。本课的成功教学能使学生在了解了杂文“显微镜式”的体式与功用的前提下,提高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同时,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也有着启发性的作用。

二、确定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需要重点鉴赏的是文章的情趣和理趣,属于散文教学中一个难点。而对文章情趣和理趣的鉴赏必须建立在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基础之上。所以,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让学生读懂文章,整体把握,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然后抓关键语句结合全文鉴赏文章的情趣和理趣。为此,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2)抓住关键语句品位鉴赏语言,体会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领会课文中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的尖锐抨击和批判,提高学生对社会政治现象的洞察力。

2)体会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三、确定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行文思路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小见大的构思特点,根据鲁迅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特点鉴赏其有力的语言。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深沉情感——对封建主义暴政的憎恨和对国民奴性人格的同情。

四、教法选择

鲁迅的文章本来就难理解,要想鉴赏本文的情趣和理趣,更是不易。所以,本节课准备运用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借助图片资料,增强形象性和直观性。教学时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少讲、精讲,主要运用谈话法、讨论法进行教学。

五、学法选择

学生在前几单元的散文阅读教学中已初步具备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所以可以通过学生自读让其掌握文章的基本思路,然后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品味文章形象深刻的语言,鉴赏把握作者强烈的情感。并由此来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因为作者鲁迅及其生活背景学生已很熟了,无需再多谈,所以教学过程安排为“引入新课——整体感知——品味鉴赏——热点讨论——小结全文”

(一)引入新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经历了多少王朝更替,经历了多少征战杀戮,厚重的史书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兴亡的故事。但在这些故事中老百姓却一直扮演着苦难的角色,有诗人叹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那么,他们的命运为何那么苦,是否都是封建统治者造成的呢?我们的历史又当怎样去书写呢?《三国演义》开篇这样总结了中国漫长的历史: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么,作为现代著名思想家的鲁迅先生是怎样概括漫长的中国历史的呢?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快速阅读全文,而后作答。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三个引导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全文,理清脉络。 思考: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什么小事联想到了重大社会问题? 2、作者对中国历史是怎样进行总结的? 3、作者所号召的第三时代是什么时代? 提示:

第一部分(15)由兑钞小事引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这一深刻思想。

第二部分(611)结合史实,回溯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总结为“想做奴隶而不得

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三部分1214讽刺现实,展望未来。发出对第三时代——“人”的时代的召唤。 (三) 品味鉴赏(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品味鉴赏)

1、鉴赏第一个部分中体现出来的以小见大,由事入理的结构特色。 ⑴请同学们概括出这是一件什么小事?(以钞兑银)

⑵鲁迅由此事联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极易变成奴隶) ⑶兑银小事与极易变成奴隶之间有何关联?(心理变化类似)

2 重点鉴赏第二个部分中鲁迅披情入理,情理交融地批驳正史观点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深沉的感情。(找句子,品字词,鉴感情) ⑴鲁迅怎样将乱世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请同学找出鲁迅概括乱世的句子,品味字里行间鲁迅所表露出的感情。

强盗来了 —— 官兵既到——仍被杀 —— —— 不服役纳粮—— 服役纳粮——还要杀

举例:五胡十六国、黄巢、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的时候

——表现了鲁迅对封建暴政的憎恨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排比、举例子)

在乱世中百姓产生了何种心理?请同学找出表现乱世百姓心理的句子。抓住重点字词,认真揣摩字面背后鲁迅蕴藏其中的感情。 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较为顾及……奴隶规则,可使他们上奴隶的轨道。 ——表现了鲁迅对中国百姓奴性人格的悲哀。(形象、讽刺的语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c29aab513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