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吏三别”看杜甫的忧国忧民 “安史之乱是唐代重大的政治事件。杜甫作为这场动乱的身经目睹者,对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出现的危机和灾难忧心忡忡而又无可奈何。“三吏三别”作为这些激烈动荡时期杜甫作出的诗中的一个系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他对平定叛乱、维护祖国统一、渴望天下太平的强烈要求,反映出一腔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 标签:杜甫;三吏三别;安史之乱;忧国忧民 引言 正所谓“时代造就诗人”。盛唐时期有无数文学大家,或写大唐盛世、或抒发边塞生活、或寄情山水,大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们却又大多缺乏对这场战乱的正确认识。从他们的诗中,人们了解到他们有的索性隐居,有的甚至遁入空门。而少部分诗人此时却显得与众不同。作为其中一份子的杜甫冷静观察社会现实,用诗歌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憎。本文选择从杜甫具有代表性的“三吏三别”的文章,来论证杜甫的忧国忧民诗圣情怀。 1 “三吏三别”的创作背景 杜甫(712-770),生于初唐,逝于中唐,主要活跃时期在盛唐。当时国内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交通便利、商业和手工业发达、国力强盛,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此时的唐朝国际地位超迈往古,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出现的又一鼎盛局面,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尤其是盛唐时期,经济、文化、思想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 2 “三吏三别”赏析 2.1 抓丁之苦——“三吏” 杜甫用新安县、石壕村以及潼关三个地区官吏为题,描写了征兵时的各种令人愤慨又无奈的场景。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昨夜政府发文下来,如果家中没有壮丁则抽中男去征战。然而中男这么小怎能守住王城呢?杜甫的发问必然是得不到回答的,政府的抽丁政策不会考虑、也不会顾及这一点。于是“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好一幅拥挤热闹的离别场景啊,然而这却是无数家长送别自己孩子走上战场的场景,稍微胖一点的孩子有母亲送,而有的瘦弱的孩子都无人送别。就连如此瘦弱不堪的孩子都要走上战场,是因为家中已经没有了父亲。作为傍观者的杜甫寥寥几字便表达出了对这种制度的不满和对于他们的同情。傍晚,不绝的哭声和着潺潺的河水向东流去,这样的表述则更添悲凉。 “三吏”中多是运用对话来表达杜甫的思想感情,有对抽丁政策的不满,有对官吏凶狠态度的批判也有对征兵的祝福和对边防设施的担忧。当小家和大家都要顾及时,杜甫诗中的情感矛盾也十分的鲜明了。 2.2 征战之苦——“三别” 《新婚别》的叙事抒情主人公是新娘,其倾诉对象为新郎。诗歌所述内容,主要是这对新婚夫妇暮婚晨别时的复杂情愫。情感与心理的发展主线上,只有悲与壮的起伏,所以,杜甫运用朴实自然的语言,塑造了诗中的女主人公虽然因新婚别离十分痛苦,却有报国义不容辞的情怀,又因不能参军于是鼓励新婚的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是戎行”的形象。 《垂老别》中杜甫用老翁自诉自叹的独白语气来展开描写,着重表现人物时而沉重忧愤、时而旷达自解的复杂的心理状态。“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杜甫通过描写老翁激烈的心理斗争和后面老妇卧路啼哭,令人动容,同时也是从侧面表达了对抽丁制度的无声抗议。这种多变的情思基调,又决定了全詩的结构层次,于谨严整饬之中,具有跌宕起伏、缘情宛转之妙。 《无家别》和“三别”中的其他两篇一样,叙事诗的“叙述人”不是作者,而是诗中的主人公。这个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当兵的独身汉,既无人为他送别,又无人可以告别,然而在踏上征途之际,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仿佛是对老天爷诉说他无家可别的悲哀。 杜甫满腹经纶,无碍于运用直白通俗的语言表现人物的行为和心理,用直白的诗句细微的体察人物命运,使得其形象也十分鲜明。 3 杜甫的忧国忧民 受儒家思想影响,杜甫的诗词大多富有“现实主义”。杜甫接受了儒家学说中“入世”、“有为”的积极精神,在“尊王忠君”的同时也主张“节用爱民”,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和思想使他能够正视现实。 宋代历史学家宋祁在《新唐书·杜甫传》中说:“唐诗人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馀,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作为“诗史”的杜诗,其所以不同于历史记载而富有艺术感染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赋予深厚的感情,并通过自己独创性的表达方式,处处体现出事物和自身的生动形象。 安史之乱是唐代重大的政治事件。杜甫作为这场动乱的身经目睹者,对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出现的危机和灾难忧心忡忡而又无可奈何。“三吏三别”作为这些激烈动荡时期杜甫作出的诗中的一个系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c460824b8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8.html